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小板桥斜路,深深茅屋人家。
竹坞夕阴多雨,桃源春暖多花。
此画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乡村景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小巧的板桥,横跨于蜿蜒的小溪之上,桥身倾斜,给人一种悠然自得之感。桥的另一侧,是几间深藏于密林之中的茅屋,隐匿在自然之中,与世隔绝,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
画面的左侧,竹林茂盛,夕阳西下,竹影斑驳,雨丝轻拂,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竹林深处,仿佛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引人遐想。
右侧,则是一片桃源般的春景。桃花盛开,绚烂夺目,春意盎然,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这不仅是一幅春天的画卷,更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象征,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生命的美好。
整幅画作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在喧嚣的世界中,这样的画面无疑是一种心灵的慰藉,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一丝宁静与平和。
不详
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修《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隔水茅堂尘静,临溪松户时开。
烟碧涧边非草,云白山前是梅。
琴为知音一曲,酒缘得意多杯。
今日乘骖且去,明朝带鹤重来。
琳宫虚爽接微垣,玉树阴森隔市喧。
日转松坛人影寂,春回花殿鸟声繁。
仙乘风去开圜室,云带龙归锁洞门。
福地年来犹落寞,人间消息底须论。
谯橹年来战血乾,烟花犹自半凋残。
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
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
萧梁事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诗满行囊兴未穷,来时还与去时同。
鸥波窈窈孤云外,马路迢迢夕景中。
衣润尚含榕叶雨,带香曾著荔花风。
那知此日龙河会,却话听猿过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