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僧少林不遇

坐破团蒲记释家,参师底事去天涯。

云开少室峰衔月,路绕黄河岸走沙。

东土问经空五蕴,南宗听讲悟三车。

石幢旧在无人礼,落日寒林噪暮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焦复亨寻访少林寺僧人却未遇的经历。首句“坐破团蒲记释家”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和对僧人的期待,他长时间静坐于蒲团上,希望能与僧人交流佛法。次句“参师底事去天涯”则透露出僧人不知所踪,仿佛远行天涯,增加了寻访的难度。

第三句“云开少室峰衔月”通过描绘山峰上的月色,渲染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暗示着僧人可能在山中修行。第四句“路绕黄河岸走沙”进一步描绘了寻找之路的艰辛,黄河岸边的沙尘满目,增添了寻访的艰辛和遥远感。

第五句“东土问经空五蕴”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入探究,即使未能找到僧人,也渴望从佛法中获取智慧。第六句“南宗听讲悟三车”则借南宗禅学,暗示自己在聆听佛法讲解时有所领悟。

最后一句“石幢旧在无人礼,落日寒林噪暮鸦”,以石幢无人礼拜和暮鸦的嘈杂声作结,既写出寺庙的荒凉,又寓含了诗人对僧人不在的深深遗憾,以及对佛法寂寥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寻访僧人未果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追求和对僧人生活的想象,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禅宗文化的独特理解和体验。

收录诗词(1)

焦复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陶饮酒

千载仰高风,常怀郭有道。

托志苟无欺,穷困何辞老。

自幼寡欢谐,因之就枯槁。

不知与捷足,相视孰为好。

我闻古人言,人生各有宝。

仲子匪能廉,犹当推物表。

形式: 古风

题杨生壁

溪山无俗情,云梦深昏晓。

归访素心人,路闇光已杳。

看烟投一林,霜满孤村小。

镫火夜方静,清言佐佳醥。

淡月影沈沈,衡宇幽花绕。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游宗远明瑟园登池上阁

春水浮乱柳,野色明郊扉。

榜舟适至门,落花正霏霏。

雨后罕人迹,泉石皆芳菲。

因登池上阁,四顾延清晖。

君辞公府辟,了知世事非。

荷叶始覆水,钓竿已在矶。

嘹呖天边鸟,徘徊故退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登天马山绝顶(其一)

纡路行山阿,舍楫趋遥巘。

陟险三四盘,云峦郁邈缅。

九峰若在掌,一一皆可辨。

物态渐以繁,新林各舒卷。

振衣历危磴,盘石忻屡践。

乍休殊未厌,莓苔不暇选。

攀跻方自兹,中情亦已展。

形式: 古风 押[铣]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