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图

寓隐茅堂僻,幽寻鸟道分。

晴天千障雨,伏日万松云。

岂是渔樵侣,应怀鸿鹄群。

小桥清浅处,有竹抱桐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生动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隐居之所的自然美景与内心的宁静追求。

首句“寓隐茅堂僻”,开篇即点明了隐居之地的偏远与简朴,茅草屋坐落在人迹罕至之处,透露出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着,“幽寻鸟道分”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环境的幽静与神秘,仿佛只有鸟儿的踪迹才能指引通往这处世外桃源的道路。

“晴天千障雨,伏日万松云”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隐居地的景色变化。晴朗之日,千山万岭笼罩在雨雾之中,显得朦胧而神秘;夏日炎炎,万松林中云雾缭绕,为这炎热的季节增添了几分清凉与诗意。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也暗示了隐居生活中的恬淡与超脱。

“岂是渔樵侣,应怀鸿鹄群”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高远境界的向往。诗人并非与世俗的渔夫樵子为伍,而是心怀鸿鹄之志,追求更高远的理想与精神境界。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凡追求和对自由、高远生活的向往。

最后,“小桥清浅处,有竹抱桐君”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小桥横跨于清澈的小溪之上,竹林围绕,仿佛是诗人的精神家园。这里的“抱桐君”可能象征着诗人所追求的精神寄托或理想中的伴侣,与竹林一同构成了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生活场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与高远境界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81)

陈谟(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畦乐诗为王与龄(其一)

为爱东湖水,筑堂临水濆。

寒光夜留月,白气晓成云。

花树不可剪,药苗时自分。

客来常款语,琴荐对炉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畦乐诗为王与龄(其二)

栗里问渊明,旁舍招云卿。

荷锄草露湿,织屦柳风清。

二子俱天趣,是翁忘俗情。

时时车马客,于此听棋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怀海北张指挥

韶阳深窈窕,海北郁岧峣。

冬热蕉衫薄,晴寒海族骄。

辕门歌画一,城角动招摇。

想见张公子,椰浆日几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行年七十二

行年七十二,白发向人羞。

肯羡梁江总,空怀齐楚丘。

绣衣题姓字,皂盖验春秋。

一自周原猎,难为渭水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