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鸡

不觉闻鸡唱,方惊旅梦残。

风高城角动,月落曙星寒。

袖里书羞献,堂前铗倦弹。

萍踪何日定,抚枕泪珊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闻鸡》是清代诗人徐之福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人夜半被鸡鸣惊醒后的复杂心情与环境描写。

首句“不觉闻鸡唱”,以“不觉”二字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一个不经意间被外界声音唤醒的情境中,营造出一种自然而不突兀的氛围。紧接着,“方惊旅梦残”一句,点明了诗人是在旅途中被鸡鸣声惊醒,暗示了他可能正沉浸在某种梦境或思绪中,而这一声鸡鸣打破了这份宁静,让其从梦中惊醒,流露出一丝无奈和失落。

“风高城角动,月落曙星寒”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夜晚即将结束时的寂静与寒冷。高风中,城角似乎在轻轻摇曳,月已西沉,星辰显得格外明亮且寒冷,这样的环境描写不仅烘托了诗人的孤独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

“袖里书羞献,堂前铗倦弹”则转入内心情感的抒发。袖里的书,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但此刻却因外界的干扰而感到羞愧与无力;堂前的剑,代表了诗人的志向与抱负,但长时间的漂泊使得这股力量变得疲惫不堪。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理想的坚持,又有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萍踪何日定,抚枕泪珊珊”两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在旅途中,诗人如同浮萍一般无根,何时才能找到归宿?抚枕而泣,泪水如珠,既是对过去旅程的感慨,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旅人在异乡的孤独、迷茫与对未来的渴望,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7)

徐之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阮公祠

阮公遗泽未全忘,古庙巍然大道旁。

半壁河山归指顾,百年父老说金汤。

彤弓早挂新开府,白马犹嘶旧战场。

瞻拜劳臣增感慨,手芟秋草吊甘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南田留别

满溪蘋叶泛新秋,旅客何情傍翠楼。

日落高城归鸟没,树连平野乱云愁。

十年漫寄梁鸿庑,八口思乘范蠡舟。

芦月松风看不足,梦中应作旧时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南塘晓发

十里鸣榔树影稀,秋风吹度曙烟微。

生怜不及鸳鸯鸟,一任双双卧钓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灵邑南寨村佛寺

亦是聪明奇伟人,能空万念绝纤尘。

当年可惜生西土,未听尼山讲五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