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宿僧房

白云分半榻,正在涧声边。

一夜山中宿,三生石上缘。

听猿推枕坐,爱月近窗眠。

不觉天将晓,疏钟度暝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白云轻盈地覆盖半张床榻,就在山涧流水声旁。
在山中度过了一整夜,仿佛与三生石上的缘分相连。
听着猿猴的叫声,我倚着枕头坐着赏月,靠近窗户入眠。
不知不觉间天已破晓,稀疏的钟声穿透晨雾弥漫的空气。

注释

白云:指天空中的白色云朵。
榻:古代的一种卧具,类似现在的床。
涧声:山涧流水的声音。
三生石:传说中记载前生、今世、来世缘分的石头。
听猿:聆听山中的猿猴叫声。
疏钟:稀疏的钟声。
暝烟:清晨或傍晚的薄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夜在僧房中的静谧与禅意。首句“白云分半榻”,以白云轻盈地覆盖僧房的一半榻位,形象地展现了环境的清幽和诗人内心的宁静。接下来,“正在涧声边”进一步强调了僧房临近山涧,流水潺潺,增添了自然的和谐之音。

“一夜山中宿,三生石上缘”两句,通过一夜的山中住宿,暗示了诗人对佛教故事的联想,可能在思考生命轮回或缘分的哲理。"听猿推枕坐",写诗人倾听山中猿猴的啼鸣,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爱月近窗眠”则描绘了诗人喜欢靠近窗户,伴着明亮的月光入眠,显示出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禅修生活的享受。最后一句“不觉天将晓,疏钟度暝烟”,诗人沉浸在夜晚的静谧中,直到天边微明,远处寺庙的晨钟声穿透晨雾,才唤醒他意识到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僧房的生活情境,寓含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深深体验和感悟,展现出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心灵的追求。

收录诗词(255)

顾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扇

明月藏尘箧,曾归掌握中。

得时思酷暑,袖手怯西风。

用舍人相似,炎凉心不同。

汗流沾背处,蔽日岂无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秋晚与许端甫山行

山行多妙处,妙在倚筇中。

到此兴难尽,吟成诗不同。

松涛鸣绝壑,叶雨下晴空。

钟鼓云边寺,应知有路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茜水道中

半世客孤篷,惊心景不同。

路危人自恐,港涩橹无功。

折树龙眠水,长桥虹跨空。

潮来通海道,争趁一帆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觉报和蒲溪方丈送友归

汶阳诗板在,拂拭剑池前。

欲识无由得,相逢岂偶然。

溪蒲凉雨后,塞雁断云边。

又作家山计,巴陵有便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