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荆山

无人分玉石,有路即荆榛。

形式: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过荆山》,是唐代诗人李洞所作。通过“无人分玉石,有路即荆榛。”这两句,诗人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无人分玉石”意味着在无人问津的地方,珍贵的玉石与普通的石头难以分辨,暗示了价值的隐蔽和发现的不易。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也隐喻了人生的境遇,即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往往被忽视或埋没,需要慧眼识珠才能辨识。

“有路即荆榛”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与挑战的严峻。荆棘丛生的道路象征着前行的艰难,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生旅途,都充满了未知与障碍。这句话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重重困难,但只要有决心和勇气,就能克服这些障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不放弃希望,勇于探索未知,最终可能在看似平凡甚至险恶的环境中发现不凡的价值。

收录诗词(170)

李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字:才江

相关古诗词

野望

柳色舞春水,花阴香客衣。

形式: 押[微]韵

鱼弄晴波影上帘。

形式: 押[盐]韵

自遣

几年曾见旧江村,树有交柯犊有孙。

深感下峰颜色好,晚云才散又当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悼孟昭图

一何罪死一何名,独向湘江吊屈平。

从此蜀川春夜月,杜鹃啼作两般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