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生成之自燕归平阳赖寂照先生获脱奴役复齿士列将复归燕主吾友济夫来谒诗姑序其概以答云

英英大冯君,雅志在千里。坎■不得前,而姑止于此。

出处虽两途,动静无二理。

燕坐三十年,初不离朝市。

了了方寸閒,湛然若秋水。

冯生适何来,眉目差可喜。

自云衣冠后,家破偶不死。

失身坑阱中,摇尾凡几祀。

遇者日千百,藐焉不一止。

忽逢盘谷翁,引手唯力致。

力极势未回,既出几复委。

不知何因缘,又入先生耳。

一见不忍遗,即命加冠履。

奴虏岂所安,推己乃知彼。

恻然动于中,弃金犹弃秕。

少属豺虎场,永谢泥与滓。

乞诗答盛德,此意良亦美。

顾我欲何言,一笑不如己。

先生世外人,于汝初何俟。

苟能肩一心,绮语奚足恃。

屈信固有时,此政在知己。

勿如越石父,以是骄晏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冯生成的人物从燕地归来至平阳,在遇到一位名为寂照的先生后,得以脱离奴役,重新回归士人的行列。诗中充满了对冯生成命运转折的感慨,以及对寂照先生慷慨相助的感激之情。

诗的开头提到冯生成“雅志在千里”,显示出他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然而,他的道路并不平坦,经历了坎坷与挫折,最终在寂照先生的帮助下,实现了人生的转折。这种转折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改变,更是精神上的觉醒和升华。

诗人通过描述冯生成从奴役到士人的转变,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变化的深刻思考。同时,对寂照先生的赞美,体现了对真正朋友间深厚情谊的颂扬。诗中提到“奴虏岂所安,推己乃知彼”,强调了理解与同情的重要性,以及在困境中伸出援手的勇气和智慧。

最后,诗人以“屈信固有时,此政在知己”收尾,暗示了人生中的机遇与选择往往取决于知己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提醒读者,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保持内心的坚定和信念也是至关重要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命运的起伏,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道德观念,是对人性光辉的赞歌,也是对友情与帮助力量的肯定。

收录诗词(260)

段成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段克己弟。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

  • 生卒年:1230

相关古诗词

杨生深甫以医鸣河汾遁庵先生以下皆赠以诗生吾党士也观其意似不以浅近自期者故予之所述不特称道而已也

杨生头角非凡子,少以医名动州里。

胸怀了了中可人,容貌恂恂外如鄙。

前徽未艾足凭藉,论议滔滔有源委。

人身造化一天地,敢谓精微尽于此。

中情??不自安,愿就先知问其旨。

遁庵先生天下士,挈携陬维为指似。

古人桃源不难到,但恐中心复中止。

千金再拜一言重,采掇方书究终始。

姓名会看满人閒,滚滚西驰若汾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贾德远北上

贾生历落非庸子,坐守穷庐足文史。

山田硗确无百亩,日课诸郎力耘耔。

瓶储颠倒得几何,晨夕安能具甘旨。

抱关击柝有不择,知效一官聊尔耳。

霜风栗冽岁云暮,水宿山行二千里。

及亲而仕古所乐,敢以崎岖惮行李。

明年花发听君还,綵戏阶庭为亲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赠答诗社诸君

卖药韩康伯,能诗张志和。

真钢须百鍊,明镜要重磨。

眼底如君少,閒中得子多。

兵连犹未解,莫厌数相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漫成二首(其一)

一榻了穷冬,吾生喜易供。

尽教人笑拙,最苦客妨慵。

无寐閒敧枕,忘言醉倚筇。

可怜猿与鹤,岁晚肯相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