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烈妇诗九首(其六)

节义丧世久,群丑憎孤妍。

曾史诬以盗,蹻蹠目以贤。

矧兹幽闼中,没齿谁相宣。

简墨置我傍,伍伯夹我前。

举头竟戴盆,欲雪何因缘。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陈烈妇诗九首(其六)》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与批判。

首句“节义丧世久”直接点出主题,指出在世道人心败坏的长久背景下,坚守节操与正义的人显得尤为珍贵。接着,“群丑憎孤妍”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那些道德败坏之人的嫉妒心理,他们不仅不欣赏高尚者的美德,反而心生厌恶。

“曾史诬以盗,蹻蹠目以贤”运用典故,讽刺了历史上一些人对道德标准的扭曲理解。曾参和史鱼是古代的忠臣,却被误解为盗贼;而蹻蹠,本是被贬低的人物,却被某些人视为贤者。这反映了当时社会评价标准的混乱。

“矧兹幽闼中,没齿谁相宣”进一步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下,真正坚守节操的人难以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即使是在最隐秘的角落,也鲜有人能理解并支持他们的行为。

“简墨置我傍,伍伯夹我前”描绘了一幅更为具体的场景,将坚守节操之人比作被简册记录,却只能面对着执法者(伍伯)的严苛审视。这里暗含了对制度和权力的批评,即在权力面前,个人的道德坚守往往显得无力。

“举头竟戴盆,欲雪何因缘”最后两句,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坚守节操之人面临的困境和无奈。即使抬头仰望,看到的却是象征束缚和压迫的“盆”,想要洗清自己的冤屈,却找不到任何合理的理由或途径。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明代社会道德沦丧、评价标准混乱以及个体在强权面前的无力感,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忧虑和对正义的呼唤。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烈妇诗九首(其七)

盛夏飞严霜,清昼鸣鸺鹠。

夫家问新妇,尔志可改不。

一齐空有言,二庭乃良谋。

答言微志存,至死明薰莸。

挟长复持短,馀哇通大幽。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陈烈妇诗九首(其八)

昧旦起徬徨,徬徨复踌蹰。

烦撋及衣衫,缝纫连裙襦。

侧闻绣衣使,持斧来东吴。

薄言偕我亲,赴愬百里馀。

怀哉报所天,行矣毕贱躯。

形式: 古风

陈烈妇诗九首(其九)

厉厉心如丹,皑皑气成雪。

峨峨堂上冠,渫渫庭下血。

妾身既分明,一瞑从兹决。

贞风非外奖,哀响繇中切。

耸此道路观,愧彼万夫杰。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偕子宣子灦启霖德符入西山看梅六首(其一)

漾舟清川涘,山气一以佳。

朝暾射谷口,萧萧生烟华。

左林积繁霜,右渚挥白沙。

客心大无赖,耳目生豪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