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苕城雨望》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雨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苕溪的朦胧之美,以及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首句“云生上若下若”,以云的飘忽不定,渲染出雨天特有的迷蒙氛围。接着,“雨暗苕溪霅溪”进一步点明了雨中的景象,苕溪和霅溪在雨幕中显得更加幽深莫测。
“牧竖过桥牵犊,山翁登屋驱鸡”两句,通过牧童牵牛过桥和老翁登高驱赶鸡群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自然与淳朴。牧童与牛犊的和谐共处,老翁与鸡群的亲密互动,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
“藕花岸边鱼跃,桑树村里鸠啼”则将视线转向自然界的生物,鱼儿在藕花岸边欢快跳跃,斑鸠在桑树林中鸣叫,这些生动的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药裹茶烟禅榻,思家病客悽悽”两句,诗人由外在的景物转而抒发内心的情感。药裹、茶烟、禅榻,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然而,“思家病客悽悽”一句,又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苕城雨望》通过对雨中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乡村生活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