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法华寺

山势转深看更好,岭霞溪雾没楼台。

异时花向阴崖发,远处泉从青壁来。

世界自知千古促,贤愚悉被四时催。

须知此地堪终老,七窍终成一片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山势愈发幽深更显美妙,岭上的晚霞与溪边的雾气笼罩着楼阁台榭。
未来的花朵将在阴暗的崖壁绽放,远方的泉水从青翠的石壁流下。
世间万物深知时光匆匆,智愚之人都受四季轮转推动。
要知道这里适宜度过一生,最终七窍化为尘土,只剩一片灰烬。

注释

山势:山脉的走势。
转深:变得更加深远。
看更好:看起来更加优美。
岭霞:山岭上的晚霞。
溪雾:溪边的雾气。
没:遮掩。
楼台:建筑物。
异时:未来某时。
花向阴崖发:花朵在阴暗的崖壁开放。
远处:远方。
青壁:青翠的石壁。
世界:世间。
自知:深知。
千古促:千百年来匆匆流逝。
贤愚:聪明和愚蠢的人。
四时:四季。
终老:度过一生。
七窍:人的五官和两个鼻孔。
一片灰:全部化为灰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中寺庙的幽深景致和自然美景。"山势转深看更好"表达了诗人对山势变化的欣赏,越往深处观察,景色越加迷人。"岭霞溪雾没楼台"则形象地描绘出山中楼台被岭霞和溪雾所笼罩,给人一种神秘而又柔和的感觉。

"异时花向阴崖发"指的是在不同的时间,花朵开在向阳不易到达的阴崖之上,这里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远处泉从青壁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水源来自远处的青石壁,是山中自然生态的一部分。

"世界自知千古促"表达了一种对于时间紧迫的感慨,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被时间推移。"贤愚悉被四时催"则是说无论是智者还是愚人,都无法逃脱季节更迭和时间流逝的影响。

最后两句"须知此地堪终老,七窍终成一片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结束的豁达态度,认识到即使是在这美丽的地方,终将走向生命的尽头,最终化为尘土。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悟,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1)

李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历下古城员外孙新亭

吾宗固神秀,体物写谋长。

形制开古迹,曾冰延乐方。

太山雄地理,巨壑眇云庄。

高兴汨烦促,永怀清典常。

含弘知四大,出入见三光。

负郭喜粳稻,安时歌吉祥。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日赋附歌

披云睹日兮日则明,就日瞻云兮心若惊。

日尔一日兮何道,时哉几时兮此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咏云

綵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

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

影虽沈涧底,形在天际游。

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秋夜泊江渚(其二)

我有方寸心,安在六尺躯。

怀山复怀□,□□□□□。

水能澄不浑,剑用持复酬。

珠已含报恩,□□□□□。

□□贫与富,但愿一相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