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犬行

舟中一黄犬,短小身躯皮骨软。

心魂在眼不住转,疑云吠浪声尤远。

掌船老妪抚摩久,朝昏饮食同无有。

船头吹风妪意怒,黄犬低头愁日暮。

船尾吹风妪意喜,黄犬船头跃船尾。

将军独马大塞行,未必可以同生死。

依沙泊船上牵枝,黄犬亦上打狐狸。

岸曲潆洄水间之,黄犬独立心迟迟。

不唯黄犬独立心迟迟,妪手捉舵心亦驰。

挥手令之上高坡,黄犬翻身无一时。

水深苔滑复急流,黄犬横截如轻鸥。

振身洒雨立船头,妪也微笑心悠悠。

当时李斯错牵犬,犬亦错与李斯游。

东门路惯死公侯,狡兽铁爪复何仇,愿与老妪长相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黄犬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上生活图景,通过一只黄犬与掌船老妪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犬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以及它与老妪之间微妙的关系。

诗的开头,以“舟中一黄犬”引入,形象地勾勒出黄犬的外貌特征和其灵动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人心。接着,通过“疑云吠浪声尤远”,展现了黄犬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反应,以及它与老妪之间默契的交流。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黄犬以情感,使其成为连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诗中还穿插了对老妪的描写,通过她对黄犬的抚摩、喂食,以及在不同风向时的情绪变化,展现了老妪对黄犬的关爱与依赖。这种人与动物之间超越物种界限的深厚情感,是诗作的一大亮点。

进一步,诗人将黄犬的形象与历史人物李斯相联系,通过“当时李斯错牵犬,犬亦错与李斯游”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选择的反思,以及对忠诚与命运的探讨。这一转折不仅丰富了诗作的主题,也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东门路惯死公侯,狡兽铁爪复何仇,愿与老妪长相守”一句,表达了黄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与老妪相伴的渴望,深化了人与动物之间情感的真挚与纯粹。

整首诗通过黄犬这一形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联结、命运交织以及对自由与归属的追求。诗作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303)

释今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飓风歌

天定喜兮天或怒,蚩蚩那得识其故。

珠江千顷软琉璃,招招利涉人争渡。

阴霾倏忽收日月,天地惨澹失云路。

风师河伯皆颠狂,各驱部类恣奋强。

雨龙带海朝玉皇,汇撮天河添霔霶。

风轮旋转更飙猛,拉折地轴破天纲。

六鳌缩项项肤裂,三山箕碎沉岌嶪。

邓林一夜尽飞空,狖号猿啼声间切。

可怜数里散穷檐,大块噫气一时咽。

兵来贼去多苦辛,亦喜踪迹顿磨灭。

海幢寺向珠水湄,香灯寥落草离离。

贼过仲春如水洗,愁来九夏复风吹。

飓风吹兮捲水入,珠玑百斛侵人湿。

轰雷不救屋宇倾,空园只抱瓜芋泣。

行僧粗莽难守饥,持钵不得心魂疲。

食指三千徒落落,冷黔数座苦漓漓。

豆苗枯瘦禾苗死,欲走咫尺阻乱离。

分同黎庶遭劫运,事事不敢怨疮痍。

更愿还吹十日风,白骨撑拄偿天公。

形式: 古风

登九江锁江楼

客行当绝域,楼望倍伤秋。

地坼三吴势,江分九派流。

故山浮自远,近泪落难收。

惭愧蒹葭色,閒閒映白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泊山东界口

多少平生志,天涯一梦穷。

雁声悲处起,鹤影望来空。

樯挂淮阳月,波生海岱风。

忽听乡语转,始忆泊山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中秋泊济宁

世上中秋节,征人万里情。

可怜一夜月,尽向客途明。

樯入山东影,江流辽海声。

篷头深默坐,细碎问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