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田司理

秦人勇斗暴,狱讼号难理。

锱铢较罪法,阙责莫可避。

苏生决曹掾,以明缚奸吏。

我见狱户囚,出入有平气。

章章三年课,已在山公启。

六月暑湿衣,出汗若炊燹。

俸微迫朝夕,冲热事行李。

一身不能赒,送子肠腑沸。

形式: 古风

翻译

秦地的人勇敢对抗暴政,诉讼案件繁多难以处理。
他们精细衡量每一条法律,任何过失都无法逃避责任。
苏生担任法官,决心揭露和惩治邪恶官吏。
我看到狱中的囚犯,进出之间神情公正。
显赫的三年考核,已在上司山公的报告中体现。
炎炎夏日,湿热的衣服让人汗如雨下,仿佛在燃烧一般。
微薄的俸禄支撑着我日夜忙碌,冒着酷热处理公务。
我自身无法周济,送别孩子离去,心中悲痛如沸水翻腾。

注释

秦人:指秦地的人。
暴:暴政。
狱讼:诉讼案件。
难理:难以处理。
锱铢:极小的量。
阙责:过失。
苏生:指苏姓官员。
曹掾:官职名,法官。
奸吏:邪恶的官吏。
平气:公正的神情。
三年课:三年考核。
山公:上司。
六月暑湿:六月炎热湿气。
炊燹:像火烧一样。
俸微:俸禄微薄。
朝夕:早晚。
冲热:冒着酷热。
行李:公务。
赒:周济。
肠腑沸:内心悲痛如沸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秦地司法环境的严峻与公正。诗人黄庶赞扬了苏田司理的勇敢和公正无私,他在艰难的狱讼中坚持原则,严格执法,即使是微薄的俸禄也难以阻挡他冒着酷暑热湿为百姓申冤。诗中通过“狱户囚出入有平气”表达了苏田处理案件的公平,而“章章三年课,在山公启”则暗示了他的政绩显著,得到了上级的认可。最后两句“一身不能赒,送子肠腑沸”,生动展现了苏田为官清廉,连自身都无法满足,却仍全心投入公务,以至于内心如沸,感人至深。整首诗赞美了司法官员的高尚品质和敬业精神。

收录诗词(168)

黄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 字:亚父
  • 籍贯:宋洪州分宁

相关古诗词

送郭评事节判磨勘

尘埃衣襟改颜色,独洗青衫三十年。

足迹不入奔走途,来往铨户鞋履穿。

一时同上青云人,往往裨补造化权。

朝梳满手见白发,叹息不置齿牙间。

只言归田有几亩,种秫欲酿山中泉。

腰边即见佩铜墨,我喜百里疮痍痊。

形式: 古风

送黄景微西游

先生古肝脾,久恨不得识。

唯闻公卿家,要作门下客。

千载卞和泪,争磨荐书墨。

姓名落四海,履杂车马迹。

尘埃十年衣,几度改颜色。

纷纷九衢中,拭眼见圭璧。

敝褐埋众人,胸肺无丈尺。

从来饥渴心,既见转不释。

斗酒听语论,今古吐白黑。

秋入汴柳枝,买马欲西适。

虏方豺狼骄,似汉子弟国。

予知弱诸侯,必得主父策。

形式: 古风

闻蛙

佞舌儿女柔,异教蜩螗喧。

岂能听蛙黾,静枕诗书眠。

形式: 五言绝句

食鲙

秋风莼鱼肥,兔罝馋涎落。

溪友入昼梦,但苦青衫缚。

落日渡河水,食指相悟觉。

宿夕治鲙具,共作泛舟约。

网罟遮青答,老鳟荐丝臛。

玉软饱下箸,坐视肴果恶。

酒薄如疲兵,对此得卫霍。

回首食五鼎,适意均一乐。

人间军须后,甑釜有藜藿。

甘鲜岂敢事,聊此慰寂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