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其四)

猗猗小艳夹通衢,晴日熏风笑越姝。

只是红芳移不得,刺桐屏障满中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娇美的花朵排列在热闹的大道旁,晴朗的日子里,微风吹过,仿佛在向越地的美女微笑。
可惜的是,这些美丽的红花无法移动,它们布满了刺桐树形成的天然屏障之中。

注释

猗猗:形容花朵繁茂或女子姿态美好。
小艳:娇小美丽的花朵。
通衢:大路,热闹的道路。
晴日:晴朗的日子。
熏风:温暖的微风。
越姝:越地的美女。
移不得:无法移动。
刺桐:一种树木,叶子大而有刺,常用于观赏和绿化。
屏障:像屏风一样的遮挡物。
满中都:遍布其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生活图景,通过对泉州刺桐花的咏叹,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赵使君的思念之情。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平实而不失韵味,意境清新宜人。

首句“猗猗小艳夹通衢”,以猗猗之声形容街巷间花开得十分茂盛,小艳指的是花朵的娇美,而“夹通衢”则描绘出花朵分布在街道两旁,给人一种繁华而又不失温馨的小镇生活感。

接着,“晴日熏风笑越姝”,诗人通过对晴朗天气和微风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这里的“笑”字用得非常到位,既表明了诗人对这份美好时光的享受,也流露出一丝对远方友人的愉悦思念。

第三句“只是红芳移不得”,则通过对花朵不可移动性的感慨,暗示了诗人对于无法将泉州之美带给赵使君的遗憾。这里的“只是”字轻巧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微妙情感。

最后一句“刺桐屏障满中都”,则进一步描绘出刺桐花朵作为屏障,充斥着整个城市的景象。这不仅是对泉州自然风光的一种赞美,也隐含着诗人希望赵使君能够感受到这份美好,并与之共享。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构建了一幅温馨而又不失深意的画面,是一首富有情感色彩的佳作。

收录诗词(176)

陈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 号:三教布衣
  • 籍贯: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约公元812—约885年

相关古诗词

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其五)

不胜攀折怅年华,红树南看见海涯。

故国春风归去尽,何人堪寄一枝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其六)

赤帝常闻海上游,三千幢盖拥炎州。

今来树似离宫色,红翠斜欹十二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荅莲花妓

近来诗思清于水,老去风情薄似云。

已向升天得门户,锦衾深愧卓文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朝元引四首(其一)

帝烛荧煌下九天,蓬莱宫晓玉炉烟。

无央鸾凤随金母,来贺熏风一万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