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

伯仲之间竹与梅,魏姚声价浪崔嵬。

虽然亦混鱼虾处,风度自从丘壑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在伯仲之间,竹与梅不分高下
魏姚的名声地位虚高无实

注释

伯仲:形容水平相当,不分上下。
竹:指竹子,象征坚韧和高洁。
梅:梅花,象征坚韧和高雅。
魏姚:可能是古代的姓氏或人名,这里用来代指某些有名望的人。
声价:声誉和价值。
浪崔嵬:虚高无实,像波浪般起伏不定。
混:混杂,融入。
鱼虾:比喻地位低微的人。
风度:风采气度。
丘壑:山丘和沟壑,常用来比喻自然景色或品格的深远。

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竹和梅为题材,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对人物品格的评价。首句“伯仲之间竹与梅”,将竹与梅并列,暗示两者在品质上不分高下,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接下来,“魏姚声价浪崔嵬”暗指某些人过于追求名声地位,显得虚浮不实,与竹梅的自然风骨形成对比。诗人认为,即使这些人在社会上看似地位显赫,但“虽然亦混鱼虾处”,如同混杂在低俗之辈中,缺乏真正的内在修养。

然而,诗人强调“风度自从丘壑来”,指出竹和梅的风度源自它们的本性,源于自然的山川沟壑,这是他们独特气质的来源,不受世俗影响。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批评了社会上某些人的虚荣,推崇竹与梅那样源于自然、保持高洁品格的人格特质。陈傅良作为宋代文人,他的诗作常有这种借物抒怀、寓言说理的特点。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袁起岩会饮湖上出示古刻酒罢各携桂花以归因成一绝

湖光不动见鱼虾,败纸残编数十家。

岩桂丛中三四客,醉归人得一瓶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寄九江宋居士

箧中每阅所藏书,长忆潇湘九宛馀。

一别十年身尚健,恨无飞羽过匡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寄林宗大

春已无情雨妒花,病还妒客到花家。

今当未雨才身健,杖策来看半吐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寄谢怀英高士

闻君已得归山请,顾我方当绝迹时。

欲葺止斋犹未就,箧中应有草堂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