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初偕伯兄泛西湖值雨(其四)

荷报连番雨,烟濛失尽山。

白衣人几个,呼渡不知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初时节,与兄长共游西湖,遭遇连绵细雨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西湖的独特风貌。

首句“荷报连番雨”,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荷花视为报雨使者,形象地描绘出雨势之密集,仿佛荷花在接连不断地报告着雨的信息。这不仅点明了天气状况,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次句“烟濛失尽山”,通过“烟濛”二字,生动地描绘了雨雾缭绕的景象,使得远处的山峦在雨幕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之美。这一句不仅写出了雨天的景色特点,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

接着,“白衣人几个,呼渡不知还。”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几位身穿白衣的同伴,在雨中呼喊渡船的情景。这里的“白衣人”可能象征着纯洁、超脱的形象,与雨中的西湖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然而,他们却因雨势过大而无法返回,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留恋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中西湖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月偕兄子乐斋之毗陵(其一)

不将游处废诗书,一卷商量作客初。

历尽江南黄叶地,推篷胜比晚停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九月偕兄子乐斋之毗陵(其二)

萍踪聚散却无凭,阅历深时觉岸登。

旧日南辕今北辙,分明迎送在兰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登苏城北寺塔

昔年买棹过阊阖,未见苏城先见塔。

今年寄迹北寺旁,日向斯塔对下榻。

偶时塔影卧榻中,掩映斜阳西射红。

旅人梦醒惊窗黑,不道寺塔道长虹。

邻居老僧致前请,邀吾登塔上绝顶。

风云生足乱烟霞,珠玉当檐垂欬謦。

斗大苏城一点烟,却好晚炊欲暮天。

娄江震泽东南指,欲泛太湖思渺然。

许子本非尘俗子,长恨年华逐流水。

何幸胜地结良缘,大千世界日俯视。

日俯视,去迟迟,陋彼眼光如豆时。

形式: 古风

晨起即事(其一)

结庐在城中,车马寂喧迎。

旅人独僵卧,寒恋布被轻。

庭前有高树,时来好鸟鸣。

转辗不成寐,顿使归梦惊。

晓起摘名花,袖湿露华清。

徘徊还入室,小窗喜多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