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满子权二首(其二)

终年谋食亦何得,浪取穷愁只自侵。

饿死有时非正命,劳生几不愧常心。

百年此去尘埃在,万古从来意思深。

莫说山林是轻往,穷来无计得山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一年到头为生活奔波又能得到什么,只是徒然增加自己的忧愁。
有时候饿死并非命中注定,辛勤劳作的生活又怎能总是无愧于心。
一生就这样过去,留下的是尘土,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却绵延万古。
别以为轻易就能隐居山林,贫穷时连进入山林的门路都没有。

注释

终年:全年。
谋食:谋生。
何得:能得到什么。
浪取:徒然获取。
穷愁:贫困和忧愁。
非正命:并非命中注定。
劳生:辛勤劳作的生活。
愧常心:无愧于心。
百年:一生。
尘埃:尘土。
意思深:深意。
山林:隐居山林。
轻往:轻易前往。
穷来:贫穷时。
无计:没有办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名为《寄满子权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困顿和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

"终年谋食亦何得,浪取穷愁只自侵。"

这两句反映出诗人长期以来为了谋生计而挣扎,却始终无法摆脱贫困带来的忧虑和痛苦。"终年"意味着长久的时间,表明了这种状况并非短暂,而是伴随整个生命的重担。

"饿死有时非正命,劳生几不愧常心。"

诗人提到"饿死",暗示生活的艰辛甚至可能导致生命的消逝,这种结局并非正常的生命周期(正命)。而尽管如此,通过"劳生"和"愧常心",诗人表达了对自己不断努力工作却仍感有愧疚的心态。

"百年此去尘埃在,万古从来意思深。"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哲思,他反思生命的短暂与历史的悠长,认为即使个体消逝于世,但其所承载的意义与价值仍旧存在,这种超越时空的思考给人以深刻。

"莫说山林是轻往,穷来无计得山林。"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于逃离现实世界到自然山林中去寻求心灵安慰的渴望,但又意识到即使是这种精神上的逃避,对于处境困顿的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的。

整首诗通过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悲观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于自然和历史长河中寻找慰藉的心声。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寄满子权二首(其一)

窗前午枕梦忘还,门外清风昼掩关。

天下谁当千古后,床头自笑六经闲。

能将道系穷通里,安用身居进退间。

自愧公心犹有蔽,清时无日不思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满粹翁

心爱满夫子,论师不敢交。

诚明大中性,二五老阳爻。

后学谁思进,吾蒙久辱包。

思之无见日,梦把客门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寄满粹翁

满子吾逢久,皇皇未见闲。

老成终到孔,穷死亦为颜。

学术思无际,诚明去一间。

吾虽有心者,力苦未能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寄满衡父

寒叶落傞傞,荆榛刺出柯。

四邻松竹少,晚岁雪霜多。

兹世居无可,劳生计奈何。

此心须见子,不敢向人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