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享懿德太子庙乐章.武舞作

隋季昔云终,唐年初启圣。

纂戎将禁暴,崇儒更敷政。

威略静三边,仁恩覃万姓。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敬]韵

翻译

隋朝末年已说完,唐朝初年圣君现。
统兵欲止暴乱,尊崇儒学广施政。
威严谋略平定边疆,仁爱恩泽遍万民。

注释

隋季:隋朝末年。
昔云终:过去的时代已经终结。
唐年初:唐朝初期。
启圣:出现圣明的君主。
纂戎:集结兵力,这里指统兵。
禁暴:制止暴力,平定叛乱。
崇儒:推崇儒家思想。
敷政:广泛实施仁政。
威略:威严的策略。
静三边:使边疆安宁,三边指东、西、北三方边境。
仁恩:仁慈的恩惠。
覃万姓:普及到所有百姓,覃有延伸、遍及之意,万姓指众多百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由隋朝末年动荡到唐朝初年开启新局面的历史画面。诗人通过"昔云终"和"初启圣"两词,简洁明了地勾勒出时代更迭的轮廓,其中"昔云"暗示着隋末战乱的混沌,而"唐年初启圣"则昭示着李氏政权的光辉开端。

接下来的"纂戎将禁暴,崇儒更敷政"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唐朝初年的政治景象。"纂戎将"意味着军事上的严格统制,以遏制乱世之暴,而"崇儒更敷政"则表明了对儒家学说的推崇,以及通过这种文化理念来实施更为宽泛的治国方略。

至于"威略静三边,仁恩覃万姓",则是对唐朝在军事上稳定边疆以及内政上的广施恩泽进行赞颂。其中"威略静三边"显示了唐朝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对周边地区的安定,而"仁恩覃万姓"则反映出皇室对百姓的深切关怀与普遍的恩惠。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转折点,展示了一种由乱到治,由暴力到文治的转变过程。它不仅仅是对唐初政治成就的一种歌颂,更是一种文化自信和时代精神的体现。

收录诗词(646)

不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郊庙歌辞.周宗庙乐舞辞.忠顺

称文既表温柔德,示武须成蹈厉容。

缀兆疾舒皆应节,明明我祖乐无穷。

形式: 乐府曲辞

郊庙歌辞.周宗庙乐舞辞.章德舞

清庙新,展严禋。恭祖德,厚人伦。雅乐荐,礼器陈。

俨皇尸,列虞宾。神如在,声不闻。享必信,貌惟夤。

想龙服,奠牺樽。礼既备,庆来臻。

形式: 乐府曲辞

郊庙歌辞.周宗庙乐舞辞.善庆舞

卜世长,帝祚昌。定中国,服四方。修明祀,从旧章。

奏激楚,转清商。罗俎豆,列簪裳。歌累累,容皇皇。

望来格,降休祥。祝敢告,寿无疆。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郊庙歌辞.明皇祀圜丘乐章.凯安

馨香惟后德,明命光天保。

肃和崇圣灵,陈信表皇道。

玉戚初蹈厉,金匏既静好。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