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

浔阳之水分九派,汇入大海流汹汹。

彭郎矶下忽一折,小孤屹立森当中。

天门阊阖影詄荡,倚傍谢绝蓬莱峰。

江山半壁厄天险,万壑帖伏不敢东。

我来正见白日堕,石级百仞愁难穷。

山神拱揖若相告,昔岁兵革殊匆匆。

敌人何由据要害,岂有飞渡无交攻。

先声后来贵夺隘,誓死并力临其冲。

楼船蔽水箭满眼,彭公飒爽人中龙。

巨雷翻空烈火沸,昼夜但见江光红。

撼山山动贼尽溃,黑云摧拉天无容。

出师以来数百战,湘军此举成大功。

吴头楚尾固筦钥,腹背自与淮淝通。

自从江南殄残贼,长鲸敢作洪涛风。

浮云朝暮互起灭,太息尚有南飞鸿。

移山叠浪挂帆席,隐隐听打寒烟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祖同的《小孤山》描绘了长江中的小孤山,以其雄伟壮观的景象和历史典故为背景。诗中,浔阳江水汇聚众多支流,彭郎矶处江流转折,小孤山独立其中,如天门阊阖般威严。山势险峻,仿佛扼守着天险,万壑静默,显示出军事战略的重要。

诗人以白日西沉的壮丽景色为引子,感叹石阶高峻,山神似乎诉说着过去的战事匆忙。他提及湘军在小孤山的英勇抵抗,楼船蔽江,箭矢如雨,彭公(彭玉麟)犹如龙腾,战斗激烈,最终击败敌军,巩固了江南的战略要地。

小孤山地理位置关键,如同淮淝之间的锁钥,自古以来就是军事争夺的对象。诗人感慨,江南平定后,小孤山的威慑力犹在,如同长鲸掀起洪涛。然而,即便如此,诗人仍寄寓对和平的渴望,以浮云起落、南飞鸿雁象征世事变迁。

整首诗通过描绘小孤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故事,展现了其军事价值和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事迹的敬仰以及对国家安定的期盼。

收录诗词(11)

张祖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扬子江

十年烽火金山寺,孤棹蒲帆铁瓮城。

日暮鱼龙纷出没,云边鹳雀自飞鸣。

江流万古无归日,野没千村有哭声。

几处楼船笳鼓动,极天风浪一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夜泊螺山大雨不克谒王子寿丈怅然赋诗

薖园咫尺隔惆怅,客里轻舟泊洞庭。

独夜雁归天漠漠,孤洲风急雨冥冥。

别来魂梦江湖阔,老至诗歌涕泪零。

清晓推篷一回首,楚天犹近少微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葛岳乔自晋入都客中见访因赠以诗

离忧七载忽相见,忽问萍踪意苦辛。

上党地为天下脊,王郎歌属眼中人。

不堪歧路怜词客,且喜他乡奉老亲。

幸际圣明须努力,天涯惭愧一儒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九华山

长风缥缈赴瀛海,吹落数朵青莲花。

孤舟雪尽正东下,云外玉屏张九华。

天低积铁壁孤倚,梯石横嵌蹋龙尾。

豫樟十抱翻回飙,俊骨无声半空起。

传言灵气钟盘陀,上寺下寺云嵯峨。

玉京群帝白昼下,亦应旌旗相荡摩。

却瞻齐山渺难识,洞天卅二无颜色。

虎豹噤声林木尽,兵戈世外仍消息。

日夜山边走怒潮,蓉溪荻港萧条极。

兴衰之事不足陈,江翻岸倒空千春。

兹山得名自李白,怅望书堂无复存。

兴酣落笔凌绝顶,只今谁是谪仙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