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卫太常二首(其二)

祖世多生契,门墙半面人。

若为资巨岳,不敢望洪钧。

千载今如此,诸公迹易陈。

江河须到海,松柏不胜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寄卫太常二首(其二)》。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祖先业绩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的亲朋好友所留下的痕迹进行了感慨。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的某种期待和信念。

“祖世多生契,门墙半面人。”这里的“祖世”指的是前辈子孙,“生契”则意味着有血缘关系或是同一家族的人,而“门墙半面人”则形象地表达了家谱中的众多人物,只是部分人的面孔被记住。

“若为资巨岳,不敢望洪钧。”这两句诗意在比喻,若是能够像巨大的山岳一样坚固,那么也不敢奢望能达到像洪水那样的广大和深远。这里表现了作者对自己的力量与期望的谦逊态度。

“千载今如此,诸公迹易陈。”“千载”指的是长久的岁月,“今如此”则表明现在的情况与过去相似。而“诸公迹易陈”则意味着过去人们留下的轨迹很容易被后人所理解和记住。

“江河须到海,松柏不胜春。”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景象,江河最终都要流向大海,而松柏虽然坚韧,但也无法与生机勃勃的春天相比。这里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接受生命无常的哲学。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同时还蕴含着作者对于自然规律的认可。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77)

苏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卫太常二首(其一)

道义分明重,功名取次休。

重来踏龙尾,犹记立螭头。

行辈云霄上,家山岁月周。

孰知为郡乐,未慊过都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卢子高二首(其二)

君行甫郭门,我病已昏昏。

呕泄辄经日,芳芗空屡飧。

每思今古易,终畏别离烦。

向匪勤车马,何因共一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寄卢子高二首(其一)

我别君逾壮,君来我欲翁。

艰虞畴昔异,风雨数宵同。

鹤病祇应瘦,鹰饥怕苦笼。

平生黄叔度,见可俗尘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寄赵紫芝

同年今半百,同病半年赊。

瘦骨如枯木,残身类晚花。

人言关念虑,书字觉攲斜。

且愿逢灵药,清吟老鬓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