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瞿士雅所作的《集唐奉和内兄孙赤城五十自寿元韵十首》中的第三首。诗中通过回忆与内兄孙赤城三十年前的共同经历,表达了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三十年前共苦辛”描绘了两人年轻时一同经历的艰辛岁月,奠定了情感基础。接着,“平生中表最情亲”一句点明了两人关系的亲密无间,强调了血浓于水的亲情与友情。
“欲知别后相思切,莫厌追欢笑语频。”这两句表达了对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希望在相聚时多一些欢笑,减少离别的愁绪。通过“追欢笑语频”,诗人展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且共胜游消永日,每看儿戏忆青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无论是享受美好的时光还是回忆儿时的游戏,都让人回想起青春的美好。诗人通过这些日常的活动,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留恋和珍惜。
最后,“青春不驻堪垂泪,白发平头五十人。”这两句直面时间的无情,青春不再,白发苍苍,五十岁的年龄标志着人生的半程已过。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时光飞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有限的深深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回顾了与内兄孙赤城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