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鲍倅(其三)

人生出处苦难全,老矣安能了世缘。

聊向此时看捉月,敢希他日上凌烟。

行吟虽愧无新语,坐食犹欣有故廛。

若得放归多种秫,不忧长欠酒家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人生充满了艰辛和困苦,年老时又怎能了却尘世的牵绊。
姑且在这一刻欣赏月亮,哪里还敢期待未来能名留青史。
虽然行走吟诗欠缺新意,但坐着享受旧居的宁静也心满意足。
如果能回家种更多的高粱,就不必担心总是欠酒馆的钱。

注释

人生:生活的全部。
出处:来源,经历。
苦难:艰难困苦。
老矣:年纪大了。
安能:怎能。
了世缘:了结尘世的缘分。
聊向:姑且。
捉月:赏月。
他日:将来。
上凌烟:名留青史。
行吟:边走边吟诗。
无新语:没有新的诗句。
坐食:静坐享受。
故廛:旧居。
放归:归乡。
多种秫:多种植高粱。
长欠:长期欠下。
酒家钱:酒馆的账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吴芾的作品,名为《和鲍倅(其三)》。从内容上看,诗人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感慨,以及对世俗牵绊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

"人生出处苦难全,老矣安能了世缘":这两句诗直接表达了人生充满苦难的现实,以及到了老年依然难以割舍世间的种种牵绊。这里,“了”字有解脱之意,但从语气上看,却更多了一份无奈和感慨。

"聊向此时看捉月,敢希他日上凌烟":诗人在这两句中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愿望。虽然现在只能偶尔抬头仰望月亮,但心中却有着更高远的追求,希望未来能凌驾于世俗之上,达到精神上的自由。

"行吟虽愧无新语,坐食犹欣有故廛":在这里,诗人承认自己在行走时吟咏诗句虽然缺乏新意,但是在座位上享用饮食时依然对熟悉的环境感到欣慰。这两句话反映了诗人的自谦态度,以及对于生活中简单乐趣的珍视。

"若得放归多种秫,不忧长欠酒家钱":这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回到自然、远离尘世的愿望。诗人希望能有机会回归大自然,与山野为伴,这样就不必再担心欠缺酒家的账目了。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负担的轻视。

总体来说,吴芾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苦难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精神自由的强烈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世俗的心境。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鲍倅(其二)

参军已去作飞仙,俊逸声名久不传。

千古家风期尔振,一时句法许谁先。

心惟酷好佳山水,手不停披旧简编。

想得锦囊应是富,年来知有几千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鲍倅(其一)

彯缨谁不是王臣,抗志如今有几人。

坠典固尝深探讨,颓纲犹未许弥纶。

拟归旧隐消残腊,旋买新田作好春。

圣主搜扬方侧席,不应无术济生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管大老瑞麦

别来长恨见无时,不谓相逢总泣岐。

愧我滞留身已老,怜君偃蹇宦犹卑。

思归正续孤松赋,溢美空传瑞麦诗。

万事从今休更问,祇知痛饮是吾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薛丞

归来林下恰年馀,喜对青山更面湖。

野兴自来知不浅,宦情今日觉全无。

任从俗目嗤吾老,未许山灵诮客逋。

多谢新诗相慰藉,头风一读顿然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