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其一)夜话尹竹农同年署斋

夜寒莲漏悄。纹疏静掩,铜荷低照。

迅羽光阴,心事漫传青鸟。

梦里长安片月,更愁里、天涯芳草。还自恼。

云窗雾阁,庾尘谁扫。

何处唤酒银釭,听小管清声,素弦凄调。

艳冶追寻,争似寸笺吟好。

计日东风破冷,又相对、春山一笑。芳信早。

梅花几枝开了。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鉴赏

这首清代周之琦的《玉漏迟·其一》描绘了一幅夜晚静谧的画面。"夜寒莲漏悄",以深夜寒意和莲花漏滴的细微声音,营造出宁静的氛围。"纹疏静掩,铜荷低照",通过莲花漏的纹路和铜器的低沉光泽,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深沉。

诗人运用"迅羽光阴,心事漫传青鸟"的意象,将时光流逝比喻为飞鸟,表达内心的思绪飘忽不定。接着,他借"梦里长安片月,更愁里、天涯芳草",表达了对远方长安的思念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融入了淡淡的忧愁。

"还自恼。云窗雾阁,庾尘谁扫",诗人感叹云窗雾绕的居所无人打理,流露出一种孤独和落寞的情绪。接下来,音乐响起,"何处唤酒银釭,听小管清声,素弦凄调",借酒消愁,小管弦乐的哀婉旋律更添愁绪。

"艳冶追寻,争似寸笺吟好",诗人认为比起现实中的追寻,还是在诗篇中寄托情感更为适宜。"计日东风破冷,又相对、春山一笑",期待着春风驱散寒冷,与友人共赏春光,聊以慰藉。

最后,诗人以"芳信早。梅花几枝开了"收尾,寓意着春天的信息已经到来,梅花绽放,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未来。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又有对友情和生活的深深思索。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玉漏迟(其二)秋夜对月偶忆少陵"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之语,因写其意

碧空圆镜展。无端幻出,交柯零乱。

望里阴阴,占却广寒庭院。

自倚阎浮树影,怎禁得、吴郎偷眼。尘雾卷。

丁丁玉斧,等闲飘散。

遥睇露脚斜飞,似坠叶霜林,峭风轻剪。

唤作天香,终是药娥愁见。

记否王孙去久,且归咏、淮南秋怨。清漏转。

霓裳旧歌重按。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玉漏迟(其三)高巳生、钱充泉、王远闻同舟,相送信宿去严陵道中却寄

片帆人万里。琴歌兴在,仍搴吟袂。

过雨秋容,侵晓越娥妆洗。

漫拟西湖镜影,也休认、南屏烟翠。还信未。

桐江一路,好山如此。

三载惯约清游,叹饮渌题花,顿成前事。

醉拍征衫,空惜酒痕红渍。

旧垒芹泥换尽,更谁识、归舟天际。兰棹倚。

魂消画眉声里。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霜叶飞.伯兄之戚已更岁矣,笏侄自粤归汴,由汴来蜀,泫然赋此

素冠衔涕,重相见,伤心尘面憔悴。

去年轻趁片帆风,送箭波长逝。甚浃月、珠江戾止。

无端啼湿春鹃泪。

但爱日庭前,且幸得、孤雏侍侧,馨膳聊慰。

追念妙墨渊云,香名早饮,共说平步千里。

盛筵烧尾只须臾,奈镜蓉空萎。

叹寂寂乡园梦里,郊祁忍更论前事。

听雁声、哀弦外,只影天涯,断魂谁倚。

形式: 词牌: 霜叶飞

祝英台近

选佳辰,携俊侣,重问草堂路。

红萼无言,春色已如许。

相看萝幌低垂,蕙烟轻飏,忽省忆、皇华人语。

浣花句。同是沦落天涯,应教侍尊俎。

团扇家家,不少瓣香处。

须令翠羽声中,寒泉一盏,但遥指、城南韦杜。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