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沂孙

帝失遗珠不知处,离朱象罔遍咨询。

彼皆宗此于方外,汝独问之于水滨。

求我声音难见佛,得吾骨髓别无人。

即今牛骥嗟同皂,天网何时罩凤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题为《寄沂孙》。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对知识渴望的表达。

"帝失遗珠不知处" 这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寻找智慧与真理的氛围。"遗珠"在这里象征着难以寻觅的珍贵智慧,而"帝"则可能指代君王或更高层次的统治者,表明这份智慧甚至超越了人间的掌控。

接着的"离朱象罔遍咨询",通过对古籍和典故的广泛探求,显示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彼皆宗此于方外"则是说那些寻找智慧的人都向往着超越现实世界的束缚,而"汝独问之于水滨"则表明诗人自己却选择在自然界中寻求答案,尤其是在水边这个宁静而又充满哲思的地方。

"求我声音难见佛" 这一句强调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得吾骨髓别无人"则表达了一种独特的个人体验,这份智慧是深入骨髓,不可言传。

最后两句"即今牛骥嗟同皂,天网何时罩凤麟" 则是在比喻社会中那些寻求真理和知识的人,如牛骥一般地努力攀登,而"天网"则象征着规律与秩序。诗人在问,当这些规律和秩序何时能够笼罩住那些追求自由与飞扬的灵魂(凤麟)?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智慧的深切渴望,以及对超越凡尘束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精神探索的独特视角和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寄泉僧真济

师邃于医者,闻诸谏议然。

若非禅性悟,必有脉书传。

药贵逢人施,方灵尅日痊。

西风瓶锡冷,傥肯访沉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洪云岩尚书

再尹神皋逾两载,市无群斗狱无冤。

至尊犹遣使传诏,细故何烦士举幡。

昨日千牙兵绕帐,今朝几个客过门。

悬知一念尤忠爱,报大臣知圣主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赵简叔知宗

造物方将贵此翁,煌煌三印屈盘红。

笺天不受珠犀涴,表海新兼鈇钺雄。

诗满名山留妙墨,舶归外国说清风。

何当把臂登云榭,共看鲸波浸碧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徐直翁侍郎二首(其二)

忆昨纷纷众喙鸣,怪君噤齘久无声。

得非家客留廷尉,或是闺人沮仲卿。

白璧微瑕终古在,黄金横带霎时荣。

从来公议无情甚,莫遣蒙斋独擅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