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陈仲文八月十二夜韵

痴云吹尽月行天,新琢冰轮欠半边。

须信缺中元不缺,便教圆处可长圆。

寒生沙渚雁初下,冷浸纱窗人未眠。

万事虚盈皆此类,几看如镜复如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痴云消散后,月亮高悬在天空,仿佛新打磨的冰轮只露出一半。
确实,尽管月亮有缺失,但它本质上是完整的,即使看起来不完整,也能在圆满之时展现出来。
寒意降临,沙滩上大雁刚刚落下,冷气透过纱窗使人难以入眠。
世间万物的盈亏变化都与此相似,它们时而像镜子般明亮,时而像琴弦般弯曲。

注释

痴云:形容浓厚的云层。
新琢冰轮:新打磨的明亮月轮。
欠半边:指月牙形,月亮未满盈。
须信:必须相信。
缺中元不缺:虽然有缺口,但整体上并不欠缺。
圆处可长圆:即使看起来是圆形,也能回归完整。
寒生沙渚:寒冷笼罩着沙滩。
雁初下:大雁刚降落。
冷浸纱窗:冷气侵入纱窗。
万事虚盈:世间万物的盈亏状态。
如镜复如弦:比喻事物的变化如同镜子和琴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八月十二夜晚的景象,诗人以月亮为引,展开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思考。"痴云吹尽月行天",形象地写出了云散月明的瞬间,月儿在夜空中缓缓移动。"新琢冰轮欠半边",比喻月亮如新磨的冰轮,但并不圆满,暗示着人生的不完美和缺憾。

"须信缺中元不缺,便教圆处可长圆",诗人强调即使月亮有缺损,也应看到其内在的完整,缺憾中自有其圆满的道理。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事物的理解,认为万物皆有其规律,缺憾与完美并存。

"寒生沙渚雁初下,冷浸纱窗人未眠",通过描绘沙滩上归雁和窗内未眠的人,诗人寓情于景,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生活的感慨。最后,"万事虚盈皆此类,几看如镜复如弦",诗人总结出世间万物如同月亮,既有圆满之时,也有缺损之时,人生也是如此,虚实相间,变化无常。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借物抒怀,寓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展现了宋代诗人潘牥的诗才和人生感悟。

收录诗词(87)

潘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公筠,避理宗讳改。端平二年(1235)进士第三名,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历浙西茶盐司干官,改宣教郎,除太学正,旬日出通判潭州。淳祐六年卒于官,年四十三。有《紫岩集》,已佚。刘克庄为撰墓志铭。《宋史》、《南宋书》有传。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岩词》一卷。存词5首

  • 号:紫岩
  • 籍贯:福州富沙(今属福建)
  • 生卒年:fāng)(1204——1246

相关古诗词

寿友人

当年崧岳庆生贤,恰在新秋四日前。

万缕水沈燃宝鸭,千钟?醁酌金船。

冰桃雪藕将陪宴,雨柏霜松莫计年。

金鼎若容负薪水,亦令鸡犬得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寿翁漕

搀先三日上元前,天产皇家间世才。

台阁久倾红药赋,山川聊为锦衣回。

地分八群尊威节,天遣千花献寿杯。

只恐金瓯名不掩,使星归处是三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牡丹

为爱妖娆恼病怀,翠屏锦幄护香荄。

真教花事从头尽,却把东风满室开。

一缕暗藏金世界,千重高拥玉楼台。

螯汤池馆依然在,游子年年来不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芙蓉

为惜艳阳妆,新枝不肯长。

绿深秋后雨,红坼夜来霜。

偏间垂杨畔,多临古岸傍。

年年根蒂在,开谢未渠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