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少章从翰林苏公馀杭

东南淮海惟扬州,国士无双秦少游。

欲攀天关守九虎,但有笔力回万牛。

文学纵横乃如此,故应当家有季子。

时来谁能力作难,鸿雁行飞入道山。

斑衣儿啼真自乐,从师学道也不恶。

但使新年胜故年,即如常在郎罢前。

形式: 古风

翻译

东南地区的淮海之地以扬州最为繁华,才子无双当属秦少游。
他试图攀登天关,守护那九座险峻的关隘,仅凭文笔之力便可抵挡万军
他的文学才华横溢如此,理应像季子一样成为家族的骄傲。
时机到来时,谁能阻挡他的前进?如同鸿雁展翅飞向道的巅峰。
孩童身着斑斓衣裳欢快啼叫,跟随老师学习道术也心甘情愿。
只要新的一年比旧年更好,哪怕常常位居郎官之前也无妨。

注释

淮海:古代地区名,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部分地区。
秦少游:北宋著名词人秦观。
天关:形容险要的关隘。
笔力:指文笔或书法的力量。
季子:古代对有才华的年轻男子的尊称。
鸿雁:鸟名,象征信使或远方的思念。
斑衣儿:指儿童。
郎罢:古代官职名,这里指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为好友秦少章离京赴余杭随苏公学习所作,表达了对秦少章的赞赏和祝福。首句“东南淮海惟扬州”点出扬州的地理位置,暗示了秦少章的才华如同扬州般独特。接着,“国士无双秦少游”直接赞美秦少章的杰出才能。

“欲攀天关守九虎”描绘秦少章志向高远,有守护国家重地的决心。“但有笔力回万牛”则强调他的文采横溢,能以笔墨之力影响他人。诗人认为秦少章具备季子般的家族才情,暗示他未来必有大作为。

“时来谁能力作难,鸿雁行飞入道山”预祝他在合适的时机能够有所建树,如同鸿雁展翅高飞,进入修行的深山。接下来,诗人提到秦少章的孩子们,即使年纪尚小,也能感受到家庭的快乐和学习的乐趣。

最后两句“但使新年胜故年,即如常在郎罢前”,祝愿秦少章新的一年比过去更好,即使身在远方,也能像在京城一样受到尊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充分展现了黄庭坚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他才华的极高评价。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送王郎

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

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

酒浇胸次之磊块,菊制短世之颓龄。

墨以传万古文章之印,歌以写一家兄弟之情。

江山千里俱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

连床夜语鸡戒晓,书囊无底谈未了。

有功翰墨乃如此,何恨远别音书少。

炒沙作縻终不饱,缕冰文章费工巧。

要须心地收汗马,孔孟行世目杲杲。

有弟有弟力持家,妇能养姑供珍鲑。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形式: 古风

送邓慎思归长沙觐省

邓侯过我解新鞿,潦倒犹能似旧时。

西邑初除折腰尉,南陔常咏采兰诗。

姓名已入飞龙榜,书信新传喜鹊知。

何日家庭供一笑,绿衣便是老莱衣。

形式: 七言律诗

送石长卿太学秋补

长卿家亦但四壁,文君窥之介如石。

胸中已无少年事,骨气乃有老松格。

汉文新览天下图,诏山采玉渊献珠。

再三可陈治安策,第一莫上登封书。

形式: 古风

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

秋叶雨堕来,冥鸿天资高。

车马气成雾,九衢行滔滔。

中有寂寞人,灵府扃锁牢。

西风持汉节,骑从严弓刀。

惟闽七聚落,茕独困吏饕。

土弊禾黍恶,水烦鳞介劳。

南驱将仁气,百城共一陶。

察人极泾渭,问俗及豚羔。

官閒得胜日,杖屦之林皋。

人间阅忠厚,物外访英豪。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