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迟。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的夜晚景象与内心世界的交织。"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诗人以淡淡的烟雾和枫树叶子的颜色,以及细腻的雨水和蓼花盛开的季节,勾勒出一个温婉而静谧的夜晚场景。接下来的"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则是对环境中生灵活动的刻画,远处的大雁在河的一侧栖息,它们的身影仿佛成为自然界中的一幅画;而近处的寒蛩,则似乎在墙壁间吟唱着它们的小诗。这些生动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夜晚美景的感受,也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
然而,随后的"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迟"却带有一丝哀愁,表达了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无奈以及对自己理想和追求未能及时实现的忧虑。"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跃动,他虽然年华老去,但仍保有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即便是在宁静的夜晚听到鸡鸣之声,也会激起他要奋力前行、追求理想的冲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坚韧,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面对未来的坚定决心。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梦破东窗月半明,此身虽在只堪惊。
一春花里离人泪,万里灯前故国情。
龙去想应回海岛,雁飞犹未出江城。
客愁多似西山雨,一任萧条白发生。
天阔抟南雁,淮途长北驱。
甘棠成传舍,细柳作康衢。
田海随时变,山河往日殊。
征袍共衮绣,夜壁一灯孤。
东风昨夜忽相过,天地无情柰老何。
千载方来那有尽,百年未半已为多。
君传南海长生药,我爱西山饿死歌。
泡影生来随自在,悠悠不管世间魔。
金陵古会府,南渡旧陪京。
山势犹盘礴,江流已变更。
健儿徒幽土,新鬼哭台城。
一片清溪月,偏于客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