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子西出按宣大(其二)

万里长城险,三秋太白明。

雁关天上启,狐岭雪中行。

斧钺垂寒色,钲鼙壮朔声。

要令沙漠外,遥惮汉贤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万里长城的雄险景象以及边塞的壮丽风光。"三秋太白明"暗示了秋季明亮的皎洁月光,增添了边关的冷峻氛围。"雁关天上启,狐岭雪中行"形象地展现了雁门关高耸入云,行者在风雪中艰难跋涉的情景,展现了边塞将士的坚韧不拔。

"斧钺垂寒色,钲鼙壮朔声"运用兵器的意象,表达了边关战事的严酷和军威的赫赫,以及士兵们的英勇与决心。最后两句"要令沙漠外,遥惮汉贤名"寄寓了诗人对戍边将领的期许,希望他们的威望能震慑远方的敌人,保家卫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景色为背景,歌颂了戍边将士的英勇和国家的尊严,体现了明朝边防诗的典型特征。李舜臣作为明朝文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对边疆将士的敬仰和对国家安全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224)

李舜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字:汝谐

相关古诗词

送李子西出按宣大(其三)

清边知有志,慷慨赴戎行。

沙碛行荒塞,风云控朔方。

角弓弯汉月,铁骑猎边霜。

万里狼烽靖,归来凯奏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李子西出按宣大(其四)

塞草郁何丰,边尘望不穷。

龙沙连海上,鸟道入云中。

悬斧三军肃,扬旌六郡雄。

伫闻飞檄至,他日幕南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塞上

秋风边塞上,飞檄忽纵横。

独将三军出,分为四道行。

阴山锋始接,瀚海帐皆倾。

缚得名王至,声驱右北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许亨甫以其父大司徒公命省其祖母

爱子窥颜色,趋庭问所思。

望中云共远,阶下草方滋。

晓日明金骑,春风吹绿枝。

还闻临别去,遥附万年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