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分韵得今字

兰亭久陈迹,脩竹空自阴。

龙山亦凄凉,鲜花谁与簪。

英游旷千载,盛事新梅林。

四海冯黎州,未妨铁石心。

提携到诸子,遍赏江之浔。

亭亭姑射仙,玉立何森森。

谢氏六君子,对饮香满襟。

西郊访老龙,奇怪尤可钦。

宛然如先生,高卧岁月侵。

从兹饱薰风,佳实共鼎鬵。

正味悦天下,妙用无古今。

去去好著鞭,江南春已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兰亭的遗迹久已尘封,茂密的修竹独自阴凉。
龙山也显得凄清,鲜美的花朵又有谁来插戴。
英雄们的游历跨越千年,盛事如新梅林般繁盛。
四海之内皆有冯黎州,他的铁石心肠未曾改变。
他带着众人来到这里,遍览江边的美景。
姑射仙子亭亭玉立,身姿挺拔而森然。
谢家六位君子,举杯对饮,香气满襟。
西郊探访那条老龙,奇观令人敬佩。
它就像先生一样,静卧岁月中。
从此享受和煦的春风,美果共享在鼎锅之中。
纯正的味道让天下欢喜,巧妙的用途超越了时空。
出发吧,江南的春天已经深沉。

注释

兰亭:古代名胜,王羲之《兰亭集序》之地。
脩竹:长而直的竹子,象征高洁。
龙山:可能指某座有历史意义的山。
簪:古人用来插花的饰品。
冯黎州:虚构或隐喻的人物。
姑射仙:传说中的仙女。
谢氏六君子:可能指历史上某个家族的杰出人物。
老龙:可能指古老的神龙或传说中的生物。
岁月侵:形容时间的流逝。
薰风:温暖的南风。
鼎鬵:古代烹饪器具,煮食的锅。
正味:纯正、正宗的味道。
著鞭:比喻激励自己前进。
江南:中国南方地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在兰亭举行的宴会,诗人以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一盛世之景。首先,“兰亭久陈迹,脩竹空自阴”两句,以兰亭为背景,通过“久陈迹”和“空自阴”的描写,表达了一种静谧与岁月沧桑的情怀。

接着,“龙山亦凄凉,鲜花谁与簪”则转而描绘了宴会所处的环境与氛围,龙山之凄凉与鲜花无人簪戴,透露出一种淡雅脱俗的意境。

“英游旷千载,盛事新梅林”一句,则是对这场宴会的一种赞美之词,通过“英游”和“盛事”的表述,彰显了诗人对于这份聚会的珍视与期待。

“四海冯黎州,未妨铁石心”两句,以宏大的视角,将宴会的情景放置在更为广阔的历史与地理之中,通过“四海”和“铁石心”的比喻,强调了这份聚会超越时空的重要性。

“提携到诸子,遍赏江之浔。亭亭姑射仙,玉立何森森。”则是诗人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从“提携”到“遍赏”,从“亭亭”到“森森”,每一个字眼都在传递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

“谢氏六君子,對飲香滿襟。西郊訪老龍,奇怪尤可欽。”两句,以谢氏六君子的宴饮为背景,再次展现了诗人对这场聚会的赞赏之情,同时通过对“西郊訪老龍”的描写,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敬仰的情怀。

“宛然如先生,高臥歲月侵。”则是对一位智者或先贤形象的描绘,通过“宛然”和“高臥”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

最后,“从兹饱薰風,佳實共鼎鬵。正味悦天下,妙用無古今。”几句,则是对宴会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的一种颂扬,通过“從兹”到“無古今”,诗人表达了对于这场聚会之意义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跨越世俗的心灵共鸣。

收录诗词(1)

杨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泉山

人生天地间,今古一□观。

凌空绝虚旷,万象罗岩峦。

能一故□应,物化千□端。

万端总归一,唯悟无□言。

旧闻□□翁,独钓江之干。

不知岁月深,但觉□□宽。

我思一访之,意会心□看。

作亭号□隐,半空摩高寒。

时与二三友,登临寻□欢。

致君知无术,随世聊自安。

滚滚□下水,舟舟皆济川。

川流无津涯,舟去□复还。

时聆二三策,使我心茫然。

伊周在何许,乡风一长叹。

形式: 古风

二十四浮航

青雀浮航夜照波,星繁云静月华多。

玉楼人凭栏干立,直下天心耿耿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二狱山

雷霆号令雪霜威,二狱东西锁翠微。

彷佛酆都丛棘地,岩扉应是古圜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三岩石

萝蔓藤花岁自添,露痕还似雨痕沾。

莫将废苑为閒地,犹可岩岩作具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