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雨同竹坡遍探摄山诸胜(其二)

秋山写苍润,笔笔骨胜肉。

出力露锋棱,而不病老秃。

双涧分飞流,怒与众石逐。

东涧势尤峻,劲折如转毂。

盘辟磴道中,恰与西涧扑。

探之源深深,屡上山屡复。

云白径微分,石青气自馥。

此中大有人,经声出茅屋。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鉴赏

这首清代张海珊的诗《冒雨同竹坡遍探摄山诸胜(其二)》描绘了秋天山色的苍翠湿润,每一笔墨都显露出坚韧的骨感而非柔腻。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山涧飞瀑,水流奔腾,仿佛与周围的石头竞逐,展现了动态的自然力量。东涧尤其陡峭,如同旋转的车轮般刚劲有力。山路曲折,磴道盘旋,两涧在此交汇,形成壮丽的景观。

诗人深入探索山的源头,多次攀登,山中的云雾轻薄,小径若隐若现,石头青翠,空气清新。在这幽深的山林中,隐约传来诵经之声,从简陋的茅屋传出,增添了宁静与禅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

张海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冒雨同竹坡遍探摄山诸胜(其三)

山虚灭众闻,一磬戛空翠。

数转般若台,知是散花地。

老松作龙飞,一一鳞甲弃。

遗形犹攫拿,商猋落清吹。

无著野云姿,不尽溪水意。

活脱此心妙,以受烟霞媚。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同盛眉庵携诸童子走湖干看山

微阳发春妍,生意脱寒缚。

万物观其始,即此道妙托。

童子携三五,泼泼熊可掬。

临水坐不次,得意同一跃。

积水何澹澹,众山方莫莫。

遥天见斜照,明翠荡无著。

一点白鸥来,偶与虚空泊。

须臾天风起,鼓舞波涛作。

落落写琴声,和我山水乐。

冥坐与心融,邈然尘想廊。

游尽意不尽,归途亦绰绰。

形式: 古风

入翠峰寺上西冈待月(其一)

秋阳播余骄,不夺山行勇。

喜剧松风来,飞落山翠重。

沙崩路忽侧,泉驶石鼓壅。

倚天峰势厚,拔地众木耸。

呀然佛宇开,金碧万绿拥。

太古寂更寂,开云动无动。

旷然我神善,以受烟霞奉。

形式: 古风

入翠峰寺上西冈待月(其二)

夕景上东岭,暝色起诸壑。

独立敛视听,无言合冥漠。

妙哉此寸灵,与月同一跃。

玉宇开虚空,游氛扫尘廓。

下射三万顷,澒洞鱼龙作。

仙风澹澹来,佐以诸天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