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鲤南四弟和作次渔洋山人韵四首(其四)

清砧明月暗相怜,袅袅微波弄夕烟。

长信宫词怨纨素,沈园嘉树罢吹绵。

伤心白下馀残照,回首红桥又昔年。

莫向雷塘寻胜迹,十分消瘦到眉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哀愁。首句“清砧明月暗相怜”运用拟人手法,将砧声与明月赋予情感,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砧声与明月虽未直接交流,却似乎在暗中相互怜惜,引人遐想。

“袅袅微波弄夕烟”一句,通过“袅袅”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水面微波轻拂,与傍晚的烟雾交织在一起的景象,给人一种柔和而朦胧的美感。同时,“弄”字赋予了微波以生命,仿佛它们在与夕烟嬉戏,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接下来,“长信宫词怨纨素,沈园嘉树罢吹绵”两句,借用了典故,长信宫是汉代班婕妤被冷落后的居所,纨素常指华丽的丝织品,这里用来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或被遗忘;沈园则是陆游与唐婉爱情故事中的地点,嘉树罢吹绵则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终结。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和哀怨。

“伤心白下馀残照,回首红桥又昔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的情绪。白下即南京,红桥可能是指南京的某座著名桥梁,这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往日风光不再的场景时内心的伤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莫向雷塘寻胜迹,十分消瘦到眉边”一句,以雷塘作为结束点,雷塘是古代一处著名的风景地,此处用以象征曾经的美好。诗人劝告不要再去寻找那些已成过往的胜景,因为它们已经变得十分消瘦,甚至影响到了自己的情绪,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深刻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兴福寺次常少府韵

昔闻破山寺,今践古丛林。

野鸟唤行客,路旁秋草深。

回溪抱人影,落日繫乡心。

送我碧山下,寒泉空好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感

一代蛾眉百妒并,况堪谣诼昔盈庭。

苍茫世路馀萍梗,潦倒秋怀付醁醽。

西北云山待诗卷,东南江海壮扬灵。

天涯何处无芳草,起舞中宵每独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偕叶德恭至白衣庵赏雨拟游缪祠不果二首(其一)

虞山登眺足清游,暮雨催归强逗留。

惆怅凭栏凝睇处,荒烟疏树满城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偕叶德恭至白衣庵赏雨拟游缪祠不果二首(其二)

亭角留题迹尚存,半遭雨蚀半尘昏。

一般胜地无人迹,凝碧荒寒昼掩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