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七夕后二日携玉可泛舟葑门荷荡观白莲,遇雨,用东坡韵连句纪游二首(其一)

功名马汗,与文章牛汗。赢得新霜鬓边满。

问何如、一舸鸥国招凉,花世界、不管人间理乱。

碧云香似海,沈醉吴王,鸳梦何知有秦汉。

销夏古湾头,花落花开,千秋事、水流难转。

喜坐对如花素心人,把绿意红情,霎时都换。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易顺鼎所作的《洞仙歌·七夕后二日携玉可泛舟葑门荷荡观白莲,遇雨,用东坡韵连句纪游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以马汗和牛汗比喻追求功名与学问的努力,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变迁的感慨。"新霜鬓边满"描绘了岁月催人老的景象,而"一舸鸥国招凉,花世界、不管人间理乱"则流露出对超脱尘世、享受自然的愿望。

接着,诗人借碧云香海、鸳鸯梦境,寓言历史长河中的爱情与梦幻,暗示时光流转,人事如梦。"销夏古湾头,花落花开"进一步强调季节更迭与世事无常。最后,诗人以"喜坐对如花素心人,把绿意红情,霎时都换"收束,表达了对眼前纯真情感的珍视,以及对当下美好瞬间的把握。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怀,既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也有对自然与人生的哲思,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其二)

天将白雨,洗环妃红汗。万颗凉珠玉盘满。

看群仙、舞罢湿了霓裳,裙幅幅、都把青罗摺乱。

闲人卿与我,纵苦炎歊,忧旱无心赋云汉。

一笑听秋声,水叶风蒲,乾坤事、让他旋转。

祇四壁花围五湖舟,学范蠡夷光,姓名先换。

形式:

齐天乐

短箫凄咽登临恨,天涯赏音谁是。

剑气俱销,琴心欲倦,来访吴侬乡里。刘郎老矣。

要醉卧青山,被花扶起。吟袖弓?,半空飞过粉香细。

人生一般如寄。便阑干好在难得同倚。

海上船回,江南花落,往事空随流水。扁舟料理。

怕载酒重来,旧鸥都异。桃叶飘零,暮潮还又至。

形式:

摸鱼儿.丁亥七夕初返吴门,与同社诸子和白石辛亥秋期韵

更能消、几番秋泪,银河将变眢井。

流云一夜声如水,不许天孙安枕。幽梦省。

似海上、仙山唤起冠未整。生衣渐冷。

正暗露萧萧,飞星冉冉,秋信到斜领。

通天表,肠断南朝沈炯。神仙富贵俄顷。

人间总有痴儿女,岁岁针楼祈请。欢易迥。

怅十载、江湖几并花外影。佳期莫问。

趁小扇单衫,疏帘清簟,对坐惜光景。

形式:

念奴娇.以汉瓦当砚赠女弟玉俞,有词来谢,和韵答之

玉烟瑶草,待呼龙来种,此田非石。

何处汉家三十六,惟剩片云秋碧。

助画双蛾,添修五凤,医得诗仙癖。

冰蜍悲喜,素娥重见今夕。

惆怅眉子弯环,小鸾去后,空向人间觅。

何似团栾明月样,曾照当年太液。

午梦堂前,未央殿上,天寿谁平格。

东风一笑,漳台铜雀无色。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