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元日如常日,閒人更老人。
后杯真寿酒,便服胜朝绅。
何物称三品,今朝过六旬。
候门怜稚子,莫放杏梢春。
这是一首写于宋末元初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开篇“元日如常日”两句,描绘出过年之际,新旧交替的平凡景象,但在闲适中却感受到时光带来的沧桑变化,人们更加地老去。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反思,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无奈。
“后杯真寿酒,便服胜朝绅”两句,则转向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祝愿。诗人希望能在年终岁首之际,畅饮象征长寿的美酒,同时披上象征尊贵地位的朝服,这是一种对于个人生命价值和社会地位的追求。
“何物称三品,今朝过六旬”两句,更深层次地探讨了时间与生命的关系。诗人自问何以衡量一个人的一生,以及自己已经步入老年(六旬,即60岁)。这是对个人一生价值的追问,也是对于传统官制中“三品”官员身份的反思。
最后,“候门怜稚子,莫放杏梢春”两句,则转向家庭和下一代的关怀。诗人希望家中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不要错过他们生命中的美好时光(杏梢春指初春时节)。这既是对亲情的珍视,也是对于未来的无限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生命流逝的深刻体验,以及他对于家庭、社会地位和个人的复杂情感态度。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杯酒谁欤可共挥,残年心事转多违。
颇闻铜柱征蛮急,孰念葵丘遏籴非。
典质衣裳今已尽,留连舟楫可无归。
故园堪共吾儿灌,政恐淫霖岁亦饥。
先君俊誉早飙驰,晚落蛮陬祸事奇。
六十年前生子日,三千里外忆亲时。
霍光擅汉人皆恐,侯景归梁国欲危。
埋骨瘴烟抱冤愤,蓬莱水浅定前知。
我生之日忆我父,痛甚少游眠古藤。
忍见金汤今堕甑,劣容诗礼尚传灯。
策名作郡了无益,罔利肥家终不能。
决定归欤守先墓,种瓜聊得似东陵。
山路访僧规已定,晓楼闻雨事还非。
今年生日无人识,几度儿曹望我归。
清茗半瓯浮雪乳,古香一剂炷烟霏。
割牲酾酒贫难办,只待天晴浣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