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的作品《和吴奉议》,通过诗句表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强调了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稳定,避免外界事物干扰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及与闲适僧侣交流的愿望,追求一种自在逍遥的生活状态。
具体赏析如下:
1. **首句“一物勿令侵吾神,一事勿使摇吾真。”** 这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强调要保护自己的心灵不受外界任何事物的侵扰,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真实不被动摇。体现了对精神世界的高度珍视和自我保护意识。
2. **“养诸内者气欲息,散所滞者体欲伸。”**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如何维护内心的平静与和谐。通过“养诸内”即内在修养,让气息自然平和;“散所滞”则是指消除身体的束缚,让身体得以舒展。这两句强调了身心合一的重要性,通过内在的修炼达到外在的和谐。
3. **“为报平居既安叟,幸为平世难老臣。”**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着安宁生活、能够享受岁月静好的老人的敬意,同时也对自己作为“平世难老臣”的身份感到庆幸。这里“难老臣”可能暗含了对长寿、安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能够在这个和平时代享受生活的满足感。
4. **“亦有閒僧晤言否,呼来伴子逍遥身。”**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闲适的僧侣进行对话的愿望,寻求精神上的共鸣与慰藉。同时,邀请僧侣陪伴自己,共同体验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与心灵交流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和谐生活状态的向往。在现代社会,这种对精神世界与个人内心平衡的重视,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