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早春连雨即事

崇朝竟日雨■■,万物萌牙疑水灾。

白屋世情轻席户,青山老大厌莓苔。

常时杨柳烟中绽,今岁花枝雪未开。

节往始知阳气晚,和风不借后亭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整个早晨直到白天都在下雨,万物似乎在水灾的边缘萌芽。
简陋的房屋里人们看淡了门窗,连青山也厌倦了莓苔的覆盖。
平时杨柳在烟雾中绽放,今年花朵却还未见开放在雪中。
随着时节推移,才意识到春天来得晚,和煦的风也不助后亭的梅花盛开。

注释

崇朝:整个早晨。
竟日:整天。
雨:下雨。
萌牙:开始生长。
疑:似乎。
水灾:像要发生水灾。
白屋:简陋的房屋。
世情:人情世故。
轻:看淡。
席户:门窗。
老大:年老。
厌:厌倦。
莓苔:青苔。
常时:平时。
杨柳:柳树。
烟中绽:在烟雾中开放。
今岁:今年。
花枝:花枝。
雪未开:尚未开花。
节往:时节过去。
阳气:温暖的气息(指春天)。
晚:晚来。
和风:和煦的风。
后亭梅:后亭的梅花。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连绵春雨中的山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力的深切感悟。

“崇朝竟日雨”一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连续不断的春雨气氛,给人以沉甸甸的感觉。紧接着,“万物萌牙疑水灾”则表达了诗人对雨中的万物生长与可能带来的洪涝之忧。

“白屋世情轻席户”、“青山老大厌莓苔”两句,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有些许寂寞的山庄生活图景。这里,“白屋”和“青山”构成了一种对比和谐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及其间关系的一种感受。

“常时杨柳烟中绽”、“今岁花枝雪未开”两句,则通过对比常年与当年的景象,表现出春天来迟的意境。杨柳在烟雾中绽放,而今年的花枝却因连绵的雨雪而未能开放,这种对比凸显了自然界的不确定性和诗人的期待。

“节往始知阳气晚”、“和风不借后亭梅”两句,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春天到来的关注。诗人通过观察节气的变化,感受到了春意渐浓,但却未能如愿地在后亭之下享受到温暖的和风,这里“不借”一词,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哀愁。

整体来说,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连绵春雨中的山庄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生长、生命力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比常年与当年的景象,诗人表达了一种期待和对未来的某种无奈。

收录诗词(4)

朱千乘(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居越州镜中别业。宪宗元和元年春,在越州作诗送日僧空海归国。有诗集一卷,空海曾携归日本,奏上之。今不存

  • 籍贯:

相关古诗词

早春霁后山庄即事

插槿未成篱,啼莺早已知。

日长春霁后,风暖柳烟宜。

席户门斜掩,渔舟钓直垂。

久将松竹比,宁惧岁寒移。

上药幽前圃,繁花压小枝。

素琴延玩月,清渭酌临池。

守道安疑老,专经数欲奇。

若为裁二鬓,羞向镜中窥。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送日本国三藏空海上人朝宗我唐兼贡方物而归海东诗

古貌宛休公,谈真说苦空。

应传六祖后,远化岛夷中。

去岁朝秦阙,今春赴海东。

威仪易旧体,文字冠儒宗。

留学幽微旨,云关护法崇。

凌波无际碍,振锡路何穷。

水宿鸣金磬,云行侍玉童。

承恩见明主,偏沐僧家风。

形式: 排律

锦缆扁舟花岸静,玉壶春酒管弦清。

形式: 押[庚]韵

对赵颖歌

人间几日变桑田,谁识神仙洞里天。

短促虽知有殊异,且须欢醉在生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