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名为《毛俟园用仆看桂前字韵作诗见贻因复答之》。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清江边相聚的情景,以及对友情、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万里清江到坐前”,开篇即以清江为背景,展现了一幅辽阔壮丽的画面,引人入胜。接着“又逢佳客九秋天”,点明了时令,九秋即秋季,表达了诗人与好友在金秋时节相聚的喜悦之情。
“短筇共散幽忧疾”一句,通过描述手持竹杖(短筇)散步的情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消解烦恼、寻求心灵宁静的过程。“芳树谁知偃蹇年”,则借树木的年轮,寓意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君辈论文推马齿,世閒相士贵鸢肩”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友人间的学术讨论比作年龄的比较,以及社会上对地位的重视,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最后,“止宜不负看花约,自断平生志已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个人志向的坚持,即使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也应保持初心,不负与友人的约定,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谊,也蕴含了对自然、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