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借朱希真韵送司马德远

把杯莫唱阳关曲。行客去、居人恨局。

屏山似展江如簇。不见尊前醉玉。

鹃啼处、怨声裂竹。问后夜、兰舟那宿。

帛书早系征鸿足。肠断弦孤怎续。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翻译

举杯时不要唱起《阳关曲》,远行的人离去,留下的人心中充满遗憾。
山屏像展开画卷,江水如群聚,看不见酒杯前醉倒的佳人。
杜鹃鸟哀鸣的地方,怨恨之声穿透了竹林。问明晚,你将在何处停泊你的小舟?
早早地写下书信系在归雁脚上,但思念之情让琴弦断裂,无法续弹。

注释

把杯:举杯。
莫唱:不要唱。
阳关曲:古代送别歌曲。
行客:远行的人。
居人:留下的人。
恨局:遗憾的情绪。
屏山:山屏。
江如簇:江水汇聚。
尊前:酒杯前。
醉玉:醉酒的佳人。
鹃啼:杜鹃鸟鸣叫。
怨声裂竹:怨恨声穿透竹子。
兰舟:小舟。
那宿:何处停留。
帛书:书信。
征鸿:归雁。
足:脚。
肠断:心碎。
弦孤:琴弦孤独。
怎续:如何续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石孝友的作品,借用了唐代诗人朱希真的韵脚来表达对朋友司马德远的送别之情。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离别时的惆怅与不舍。

“把杯莫唱阳关曲”一句,直接点出了离别的情境,提醒读者不要再奏起那令人心痛的《阳关三叠》。接下来的“行客去、居人恨局”,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行者与留守者各自的心理状态。

“屏山似展江如簇”通过景物描写,渲染出了分离时的环境氛围,而“不见尊前醉玉”则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失落。接着,“鹃啼处、怨声裂竹”,借用鸟鸣之声来形容离别时的悲伤,情感达到了高潮。

“问后夜、兰舟那宿”这一句,则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的提问,而“帛书早系征鸿足”则表明了诗人希望通过书信来维持彼此的情谊。最后,“肠断弦孤怎续”一句,以断弦比喻离别后的无奈,表达了内心的痛楚与无尽的思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细腻的情感和生动传神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场离别之后的心理斗争,展示了宋代词风的婉约与深情。

收录诗词(152)

石孝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分卷。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全宋词》据毛□校汲古阁本收录

  • 字:次仲
  • 籍贯:江西南昌
  • 生卒年:1166

相关古诗词

夜行船(其一)

昨日特承传诲。欲相见、奈何无计。

这场烦恼捻著嚎,晓夜价、求天祝地。

教俺两下不存济。你莫却、信人调戏。

若还真个肯收心,厮守著、快活一世。

形式: 词牌: 夜行船

夜行船(其二)

漏永迢迢清夜。露华浓、洞房寒乍。

愁人早是不成眠,奈无端、月窥窗罅。

心心念念都缘那。被相思、闷损人也。

冤家你若不知人,这欢娱、自今权罢。

形式: 词牌: 夜行船

宝鼎现.上元上江西刘枢密

雪梅清瘦,月桂圆冷,天街新霁。

想帝辇、三朝薄暮,催促烛龙开扇雉。

正拜舞、捧玉卮为寿,花满香铺凤髓。

罄禹穴、胥涛万顷,春入南山声里。

鼎轴元老诗书帅。体宸衷、双奉亲意。

勤色养、行春惜花,夜欢宴、瑶池衣彩戏。

鼓淑气、遍湖山千里。惊破悭红涩翠。

笑那个痴儿无赖。打得金鱼坠地。

休念太守当年,曾手把青藜照字。

对珠帘云栋,收拾太平歌舞辍。庆母爱、小宽王事。

馀沥□肠,看不日、归步沙堤,又赞重华孝治。

形式: 词牌: 宝鼎现

念奴娇(其一)上洪帅王予道生辰正月十六日,用东坡韵

半千宝运,瑞清朝、诞育人间英物。

暖律吹灰春到也,迟日光腾东壁。

婺女双溪,沈郎八咏,辉映皆冰雪。

储精毓秀,几年一个人杰。

须信和气随人,粉梅欺黛柳,娇春争发。

翠幕重重称寿处,莲炬蕙烟明灭。

鼎席犹虚,九重频念此,衮衣华发。

明年今夜,凤池应醉花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