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太乙真人一叶莲,浮游万顷思悠然。
我今不愿瀛洲去,愿作香风水上仙。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对太乙真人的仙人生活的一种向往和独特选择。"太乙真人一叶莲",以太乙真人为象征,比喻超凡脱俗的境界,如同一片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浮游万顷思悠然",形象地展现了在广阔无垠的水面自由漂泊,心境悠然自得的状态。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今不愿瀛洲去",表明他并不追求世俗的仙境瀛洲,而是更倾向于"愿作香风水上仙",希望能在如诗如画的香风中,过上超然物外、与水为伴的神仙生活。这种选择体现了诗人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独特追求,具有浓厚的道家隐逸思想。
不详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天地即吾庐,胡为号借居。
赵州无住著,不用更还渠。
吾师自有庵,何必从人借。
闻道架虚空,大千同一舍。
深山五六月,犹自有莺簧。
只满幽人听,何如入建章。
田宅不多终是有,园池虽小胜如无。
三平二满人间少,此乐唯应属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