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次韵陈介然幽兰翠柏之作(其二)翠柏》。诗中描绘了翠柏在崇山峻岭中的生长环境与独特气质。
首先,诗人以“崇冈有翠柏,擢干烟霭外”开篇,生动地勾勒出翠柏生长于高山之巅,直插云霄的景象。接着,“托非不得地,据此群山会”两句,表达了翠柏虽处险境,却能凭借自身坚韧不拔的品质,与周围的群山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和谐之美。
“青青岁寒姿,自许百围大”则进一步赞美了翠柏在严冬时节依然保持青翠的姿态,预示着它有着成为百围大树的潜力。诗人通过“舞月散清影,号风振虚籁”描绘了翠柏在月光下摇曳生姿,风吹过时发出悦耳的声音,展现了其生机勃勃的一面。
“谁云根如石,已见色参黛”两句,通过对比翠柏的根部与颜色,强调了它的生命力与坚韧。最后,“幽人挺高怀,顾我颜不改”表达了诗人对翠柏高尚品格的敬仰,即使面对外界的变迁,翠柏依旧保持着不变的风貌。
“知音自昔难,多财为尔宰”则是诗人感慨知音难觅,而真正的价值不应以财富衡量,翠柏以其内在的品质赢得了诗人的尊重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翠柏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更蕴含了对坚韧不拔、高洁品质的赞美与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理解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