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四首(其三)

轩皇访后牧,相道光璿枢。

精诚契冥漠,在古岂有诬。

巍巍兴王佐,竟与梦寐符。

天意靖殷邦,岂为荣一夫。

缅彼耕莘叟,后有版筑徒。

试观说命篇,典则追三谟。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皇帝玄烨所作的《咏史四首》中的第三首,主题为历史人物的评价与历史事件的反思。

诗中首先提到“轩皇访后牧”,可能是指黄帝时期,黄帝曾派遣使者寻找贤能之士,这里的“后牧”可能象征着贤能之士。接着,“相道光璿枢”可能指的是黄帝在找到贤能之士后,通过他们的智慧和能力来治理国家,使国家繁荣昌盛。

“精诚契冥漠,在古岂有诬”表达了对贤能之士忠诚和智慧的认可,认为他们的心志与天地相通,他们的行为在古代绝非虚构。

“巍巍兴王佐,竟与梦寐符”赞扬了贤能之士在国家治理中的巨大贡献,他们的功绩与梦想相符,如同神话一般伟大。

“天意靖殷邦,岂为荣一夫”则从另一个角度讨论了历史事件,指出天意让殷朝安定,不是为了荣耀某一个人,强调了集体的力量和天命的安排。

最后,“缅彼耕莘叟,后有版筑徒。试观说命篇,典则追三谟”提到了古代的耕莘老人和版筑者,以及《说命篇》这样的经典文献,表明历史上的这些人物和作品都是值得后人学习和追忆的宝贵财富,它们遵循了古代的典章制度,体现了治国理政的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赞美与反思,展现了对古代智慧和道德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47)

玄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四首(其四)

尚父抱奇略,壮龄运不偶。

一竿清渭滨,经纶在其手。

志欲网九州,吞舟非所取。

卜兆示先几,龙螭载车后。

白旄师既陈,青社符还剖。

伟哉八百基,肇自一钓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仇英青绿画

流莺百啭起烟槐,细雨油云点翠苔。

松竹青青山色静,游人倚杖尚徘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东巡出都作

阊阖来天风,玉仗排双凤。

乔岳耸高标,巡方翠华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送]韵

晾鹰台集蒙古诸部落慰劳遣之

秋尽高原霁景清,远人马首颂巡行。

九经自重怀柔意,欲使遐陬识治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