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襟怀潇洒浴沂天,家学相传几百年。
外物莫贪苍玉佩,真才肯贾蜡黄鞭。
不平未用鸣东野,懒读难为诮孝先。
赖有濂溪衣钵在,满庭风月浩无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鹿卿所作的《酬曾教正》。诗中以洒脱的襟怀和深厚的家学底蕴开篇,表达了对传统学问的传承与坚守。诗人告诫世人,面对外物诱惑时,应保持节俭与清廉,不应贪图虚名与物质。同时,也提醒人们,真正的才能不应被世俗所束缚,而应勇于展现自己的才华。对于不平之事,诗人主张冷静处理,避免情绪化的反应;而对于懒惰与不读书的行为,则持批评态度,认为这是对个人修养的忽视。最后,诗人以周敦颐(濂溪)的教诲自勉,强调了内心的修养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详
南宋文学家、藏书家。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横浦虽然一角天,周程清化几经年。
从前步武堪同辙,近里工夫好着鞭。
自笑已居王勃后,相期常恐祖生先。
地麟自此符佳谶,魁宿联辉庾岭边。
笑傲壶中别一天,德人端合享耆年。
鸣鸠不栩堪供杖,老骥驰思渠假鞭。
仪表特居终贾上,名声突出胜黄先。
熊螭已入佳占未,明月清风渭水边。
我来横浦访遗言,无垢先生有正传。
双迹凄凉城下寺,一书泄露性中天。
向来富贵俱荒草,今日风流尚湛泉。
东谷有人知此意,平生耻售蜡黄鞭。
梦绕康王酌水帘,不知身世宦东南。
苏仙忽饷焦坑品,子尚浑凝晓露甘。
便遏鼻雷醒睡思,仍浇舌本发清谭。
搜枯破闷功神速,数到卢仝碗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