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社会景象。"极目炊烟断",诗人远望所见,炊烟稀少,暗示了村庄的荒芜和人们生活的困苦。"伤心道殣望",路上饿殍遍野,令人触目惊心,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埋轮避徭役",车轮被掩埋,反映出百姓为了逃避繁重的徭役而不得不离开家园,"墐户走他乡"进一步强调了人们的流离失所。"火赭旗亭壁,灰飞梵宇梁",战火焚烧过的旗亭和寺庙残垣断壁,象征着战乱带来的破坏。
最后两句"何时安百堵,垂意戢流亡",诗人期盼着有一天能恢复和平,百姓安居乐业,不再有流离失所的难民。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揭示了清代社会动荡不安的一面,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安宁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