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清明日作(其二)》由清代诗人侯铨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首联“蹉跎身世苦无悰,开遍来禽兴转慵”,诗人以“蹉跎”形容自己人生的不顺与无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事业无成的感慨。同时,“开遍来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兴转慵”则暗示了内心的疲惫与消沉,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的复杂心境。
颔联“璞玉无言宁自炫,蛾眉已老为谁容”,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未经雕琢的璞玉,虽无言语却自然流露出自身的价值;而“蛾眉已老”则比喻年华逝去,即使再美的容貌也失去了光彩,表达了对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感叹。
颈联“馀光犹凿邻家壁,浪迹休嫌庑下舂”,诗人以“馀光”自喻,虽然光芒不再,但仍努力照亮邻家,体现了他虽身处困境仍不忘帮助他人的高尚情操。同时,“浪迹”与“庑下舂”(在庙宇旁舂米)的描述,展现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接受与适应。
尾联“安得故园营十亩,一犁烟雨傍吴淞”,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故乡拥有十亩田地,享受耕作的乐趣,与烟雨中的吴淞相伴,过上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生活。这一愿望既是对现实不满的逃避,也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深刻揭示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