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耘庐往西溪看桃花同孙令弘赵退之赋

问津良不远,小艇晨相过。

微风荡渚尾,春水如轻罗。

香霞掩芳径,红雨点晴蓑。

予本山野人,晞发思岩阿。

之子秉贞素,乐此同调多。

何当杳然去,烟水一放歌。

眼见秦人溪,古洞埋青莎。

挥手顾人世,悠悠将奈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冯洪业在明末时期的一次春日郊游,与友人一同前往西溪观赏桃花的情景。诗中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问津良不远”引出旅程的开始,暗示目的地并不遥远,为读者勾勒出一幅轻松愉悦的出行画面。接着,“小艇晨相过”描绘了清晨时分,小船轻轻划过水面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随后,“微风荡渚尾,春水如轻罗”两句,通过微风轻拂水面和春水如轻纱般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春天水面上的动态美和柔和感。

“香霞掩芳径,红雨点晴蓑”则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美景,香花遮蔽着小路,红雨点落在蓑衣上,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增添了画面的诗意。接下来,“予本山野人,晞发思岩阿”两句,诗人自述本是山野之人,向往着山岩间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之子秉贞素,乐此同调多”表明诗人与同行者有着相似的生活态度和情趣,共同享受着这次春游的乐趣。“何当杳然去,烟水一放歌”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一起远离尘嚣,自由自在地歌唱的愿望,充满了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憧憬。

最后,“眼见秦人溪,古洞埋青莎。挥手顾人世,悠悠将奈何”则以秦人溪和古洞为背景,象征着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反思,挥手告别世俗,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1)

冯洪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柳枝词

灞陵道上柳千条,尽为行人送寂寥。

奈可春风无赖甚,更催飞絮过长桥。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饮酒

相将看菊斑,聊此滋兰畹。

颓然斗室间,会心不在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阮]韵

饮酒

支离抛岁月,曼衍拓心胸。

好泛杯中蚁,閒消匣底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冬]韵

秋怀

家在西陂上,烟云尽日封。

雨深寒落水,霜重夜闻钟。

招隐千株橘,归来三径松。

秋光犹可惜,野岸老芙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