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驿

马迹车尘暗陌头,遥看古驿入南州。

渡河芳草王孙去,过岭梅花使者愁。

五夜泊船江店火,万山吹角戍人楼。

可怜丝管长亭别,欲折垂杨不自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梅花驿》由明末清初诗人顾彩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的场景。诗中以“马迹车尘暗陌头”开篇,生动地勾勒出繁忙街道上的景象,马蹄声与车轮滚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渲染出一种喧嚣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遥看古驿入南州”,诗人将视线转向远方,古驿站映入眼帘,预示着即将展开一段旅程。

“渡河芳草王孙去,过岭梅花使者愁。”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王孙指的是远行之人,他们踏过河畔的芳草,前往南州,而梅花使者则可能象征着送行者,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离别的愁绪。通过“芳草”和“梅花”的意象,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季节更迭与情感变迁的关联。

“五夜泊船江店火,万山吹角戍人楼。”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边塞的警戒。船只在江边停泊,远处的灯火显得格外温暖,而万山之中传来的号角声,则让人感受到边防的紧张与肃穆。这种对比,既展现了旅途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国家的安全与和平。

最后,“可怜丝管长亭别,欲折垂杨不自由。”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离别的哀伤之情。长亭边的宴席上,丝竹之声悠扬,但面对离别,即便是想要折取垂柳以寄托思念,也感到无能为力。这一细节刻画了离别时的无奈与深情,让读者感同身受。

整体而言,《梅花驿》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成功营造出一幅充满离愁别绪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1)

顾彩(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湘槎,别号梦鹤居士。其父顾宸,为当地知名藏书之家,他阅读一过,遂对文学戏曲有极大兴趣。官至内阁中书。彩工曲,与孔尚任友善,尚任作小忽雷传奇,皆彩为之填词。自作有南桃花扇及后琵琶记各一本,《曲录》传于世。诗文集有《往深斋集》《辟疆园文稿》、《鹤边词》。戏曲作品有《楚辞谱传奇》、《后琵琶记》、《大忽雷》,改《桃花扇》为《南桃花扇。清末学者梁廷柟在《曲话》一书中,对所编《桃花扇》多有讥语

  • 字:天石
  • 号:补斋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650~1718

相关古诗词

白云洞

我游白云洞,身在白云里。

落叶和松风,时闻响山雨。

石床不可留,清寒逼衣屦。

隔坞暮钟声,云留我归矣。

形式: 古风

游邓尉山

停桡费家湖,山翠围几重。

舍舟事筇屦,渐入香林中。

邓山峙湖滨,峰势高巃嵷。

三万六千顷,湖流浸长空。

花外见晴雪,花里闻香风。

朝烟而夕月,泠泠沁心胸。

不憩上竹阁,恍然睹支公。趺坐鸣蒲牢,■如吼苍龙。

清音应虚谷,馀响入深松。

忆昨西溪宿,醒时闻此钟。

形式: 古风

山行

独行披荒丛,信步得异境。

山色净杉柳,泉声寒藻荇。

恍疑石屋中,疏磬烟萝暝。

欲问无人家,夕阳照孤影。

形式: 古风

次和荃谷寒夜独坐之作

抱膝虚堂上,灯前顾影双。

霜林风叶尽,山月正当窗。

庭讶翻巢鸟,村疑吠客厖。

有怀淞水畔,一苇钓寒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