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牧牛渡水图

儿骑牛,儿骑牛。

两牛渡水当中流,一牛带犊临沙洲。

沙洲泥深没牛足,中流浪高拍牛腹。

长绳坠手衣裹身,前者起顾后俯伏。

牛背攲倾不自由,谁云稳比万斛舟。

待儿出险走平地,画图忽落东海头。

东海头,饭牛之子曾封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贡师泰的《题牧牛渡水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与牛渡过湍急河流的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首句“儿骑牛,儿骑牛”以简洁的语言引入画面,点明了主角——牧童与牛。接着,“两牛渡水当中流,一牛带犊临沙洲”描绘了牧童驾驭着两头牛,其中一头还带着小牛过河的情景,展现了牧童的智慧与责任感。

“沙洲泥深没牛足,中流浪高拍牛腹”两句,通过对比沙洲与河流的环境,突出了渡河过程中的艰难与危险。沙洲泥泞,牛足深陷;而中流激浪,拍打牛腹,形象地表现了渡河的不易。

“长绳坠手衣裹身,前者起顾后俯伏”描述了牧童在渡河时的动作,他手持长绳,身着衣物,既体现了他的勇敢与机智,也暗示了渡河的危险性。前一句“前者起顾”,牧童抬头看前方,后一句“后俯伏”,则是在回顾身后,显示出他在行动中的谨慎与周到。

“牛背攲倾不自由,谁云稳比万斛舟”将牛与船进行对比,强调了牛在渡河时的不稳定,反衬出牧童的勇敢和对牛的关爱。这里不仅表达了对牧童的赞美,也反映了人与动物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最后,“待儿出险走平地,画图忽落东海头。东海头,饭牛之子曾封侯。”这几句诗意象丰富,寓意深远。牧童成功渡过险境,象征着克服困难后的胜利,同时也预示着未来的成功。饭牛之子封侯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牧童未来有望成就大业的寓意,充满了对牧童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牧童与牛之间的和谐关系,也蕴含了对勇敢、智慧和未来希望的颂扬,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81)

贡师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

  • 字:泰甫
  • 号:玩斋
  • 籍贯:元宁国府宣城
  • 生卒年:1298—1362

相关古诗词

题颜辉山水

苍龙渡海成叠嶂,屴崱西来势何壮。

荡摩日月嘘云烟,回薄风霆起波浪。

悬流昼夜相舂摐,恍惚银河落天上。

桥横霞岭类天台,谷隐龙湫疑雁荡。

若非华盖及武夷,无乃仙都与秦望。

参差飞观倚半空,错落长松高百丈。

烟□绝磴畏崎岖,路出平川喜夷旷。

野老朝耕屋角云,渔翁晚钓篱根涨。

偶随鹤舞抱瑶琴,犹恐猿啼惊蕙帐。

画师盘薄精天机,元气淋漓归意匠。

毫芒点染远近间,咫尺卷舒千万状。

三年老我东海隅,立马看山每惆怅。

麻姑敬亭曾见招,何日相从脱尘鞅。

形式: 古风

送顾仲庄之海北

钓龙台下与君别,万里东南何日还?

星斗动摇天在水,海门空阔浪如山。

珊瑚宝树来三岛,鹦鹉金笼出八蛮。

箫鼓船回应北上,凤池春早佩珊珊。

形式: 七言律诗

送刘彦明从经略使还

经略江南开幕府,曾因三语辟刘郎。

千金海上求骐骥,五色云间识凤凰。

思入金茎秋滴露,行随玉节昼飞霜。

还朝定上平南策,应从夔龙到建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洪元成赴静江治中

海上东风吹鬓毛,杏花开处雨萧骚。

荐书旧最司征考,宫锦新裁别驾袍。

落日山城旌旆远,拍天春水柁楼高。

莫怜投老多辛苦,万里行囊有豹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