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魂断清明雨又风,天涯作客苦飘蓬。

空阶点滴愁都碎,歧路奔忙遇转穷。

五处乡心同白傅,一宵春梦感苏公。

杏花节里归耕未,落尽村边几树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孤独与哀愁。首句“魂断清明雨又风”,以清明时节特有的风雨渲染出一种凄凉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失落。接着,“天涯作客苦飘蓬”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四处漂泊、无依无靠的境遇,将个人的悲哀与自然界的动荡相融合,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空阶点滴愁都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愁绪,空荡的台阶上,雨水滴滴答答,仿佛是诗人破碎的心灵在诉说。而“歧路奔忙遇转穷”则揭示了诗人虽然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努力,却总是在困境中挣扎,无法找到出路的无奈与绝望。

接下来,“五处乡心同白傅,一宵春梦感苏公”两句,运用典故,借白居易和苏轼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白傅和苏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他们的故事往往与思乡之情相关联,这里诗人通过引用,强化了自己的情感共鸣。

最后,“杏花节里归耕未,落尽村边几树红”描绘了一幅春日归耕图,但诗人并未真正归家,而是眼看着村边的杏花凋零,红叶飘落,这既是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通过这一场景,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现实处境的无奈,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情感基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清明时节的孤独、哀愁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8)

缪赞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张谨斋刺史

我先君归归未得,君到秦中暮春日。

计与君别在都门,十六旬经寒暑易。

君返家庭承亲欢,斯时我尚滞长安。

茶铛药炉侍左右,朔风卷地雪漫漫。

今日逢君话杯酒,灞桥已绿千丝柳。

去来攀折尽长条,顿令风尘催白首。

不禁相看笑撚髭,人生聚散竟如斯。

送君先归我亦去,两地相思十二时。

形式: 古风

拟曹子建赠白马王彪六首(其一)

修觐辞金门,驾言发皇都。

率彼东南路,我马久踟蹰。

悠悠洛水滨,郁郁太谷嵎。

葭苇夹长流,雚蒲竟河渠。

波涛触寸心,倾想嘉音徂。

骨肉伤乖离,山川险且纡。

回眸瞻帝城,双阙云烟扶。

鹳鹘摩苍天,下顾榛莽墟。

客子多伤悲,驱车询征途。

形式: 古风

拟曹子建赠白马王彪六首(其二)

征途未云已,同气隔山阿。

山阿薜萝深,凄其风雨多。

别时悲已深,别后情苦何。

北林晨风兴,哀音振寒柯。

忽报连理摧,大野无阳和。

贝锦与苍蝇,颠倒一由佗。

能令五达衢,中閒生嵯峨。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拟曹子建赠白马王彪六首(其三)

嵯峨不可登,哀此生死别。

偕行何敢期,独往车轮折?

孤鸟鸣我前,闻之声惋咽。

洲渚既淹时,素怀鲜怡说。

浮云归远山,荒草绿断碣。

物情亦依依,相望不忍决。

感此益含悲,抗怀念明哲。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