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桧行

城头古树记以百,非宋非元李唐植。

森森古桧蟠空苍,奇气矫作百夫特。

黄昏过树雷雨青,白昼拿人爪牙黑。

眼经百岁若飞电,身阅四朝犹过客。

霜磨雨洗遗迹尽,剩有创瘢余径尺。

子城峨峨树历历,建炎年中恶氛逼。

一呼落日兵四登,百战孤云气逾直。

将军白马当树立,砍剑剑摧砍刀涩。

风云此日总削平,穴腹犹容怪蛇蛰。

主人爱树识树性,不遣虬枝两相击。

南枝使南北使北,以松归松柏归柏。

树老枝柯总有神,时清冰雪皆生色。

余生好奇奇不屈,陡然见之意亦嚇。

摩挲抚树三叹息,此树心空寿金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古桧行》由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对古树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以及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诗中首先描述了古树的年代久远,从宋代、元代直至李唐时期均有栽植,历经岁月的洗礼,古树依然挺立,其苍劲的姿态仿佛是百夫之特,展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接着,诗人通过黄昏雷雨和白昼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古树的神秘与威严,仿佛它拥有某种超乎常人的力量。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历史的某个特定时刻——建炎年间,那时的战乱使得天空昏暗,但古树却如同英勇的战士,挺立在风雨之中,守护着这片土地。诗中还提到了一位将军,他骑着白马,手持断剑,面对敌军,展现了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风云变幻,但古树依旧坚韧不拔,甚至在树洞中藏匿着怪蛇,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古树的敬仰之情,认为古树不仅具有生命的力量,其精神更是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如同金石一般永恒。通过抚摸古树,诗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伟大,不禁发出三声叹息,表达了对古树深刻的情感和对其生命力的赞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古树与历史、自然与人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坚韧,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思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收录诗词(448)

洪亮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字:君直
  • 号:北江
  •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46~1809

相关古诗词

斗鸡行

灌园老人食无谷,家留一鸡啄人粟。

呼儿饲鸡鸡苦饱,饱食鸡飞儿受扑。

灌园老人住无屋,秋雨穿墙漏床足。

墙倾日引邻鸡来,矮屋疏篱看争逐。

家鸡飞鸣羽肃肃,采不外驰精在目。

邻鸡据地有死心,阴血四周冠怒束。

微生偶然亦当局,顾祸翻怜杀机伏。

屋上啼鸠看欲痴,草间蝼蚁骄难捉。

家鸡飞鸣众鸡怒,归引群雌更呼族。

雄来成队雌挈尾,争磔鸡毛洞鸡腹。

人生快意纵一观,宁知强者弱之肉。

老人呼儿掩蓬户,双泪阶前抱鸡哭。

得失应知感塞翁,安危何事看蛮触。

君不见,屋外连村菜甲黄,年来鸡啄菜多荒。

衰龄尔亦忘机好,卧看青山下夕阳。

形式: 古风

元夕词寄里中诸子(其一)

两条门巷对溪流,百舌春来噪不休。

划断云溪春一曲,蒋家明月赵家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元夕词寄里中诸子(其二)

路入杨园春正赊,风光多被女墙遮。

一条芳草王孙巷,绿到桥南是董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太平使院,分赋园中草木四首(其一)古柏

不知何年树,寻根不能到。

枝低独鹘借,心空百虫闹。

物性谋安居,催君路旁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