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题伴云樵唱》由宋代诗人徐经孙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与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感悟。
首句“佛法生憎绮语”,以“憎”字强调了佛法对于华丽辞藻的排斥,暗示佛法追求的是纯净、朴实的心灵境界,而非表面的装饰与虚华。接着,“道人安用樵歌”则将道家思想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联系起来,道人(即修道之人)无需借助世俗的歌曲来表达情感,因为自然界的万物本身就是一首无尽的歌,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有时言外悟意”一句,揭示了在言语之外,往往能领悟到更深层次的意义和真理。这不仅是对佛法和道家哲学的深入理解,也是对生活智慧的一种提炼——真正的智慧往往不在语言的表层,而在于言辞背后隐藏的真谛。
最后一句“不觉山中烂柯”引用了“烂柯”的典故,原出自《述异记》,讲述了一位仙人与村民下棋,当仙人离开后,村民发现手中所持的棋子已朽烂,而自己却已老去多年。此句寓意深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即使在山林之中,也难以逃脱岁月的痕迹。同时,它也象征着在追求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可能会忘记现实的时间流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永恒之间关系的思考。
综上所述,《题伴云樵唱》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法与道家哲学的独到见解,还蕴含了对自然、人生、时间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