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开元寺

今城山寺古。正屏风转角,碧岩嵌处。交流会南浦。

似苕苕伊阙,洛川门户。

禅家掌故,问唐年、伽蓝记否。

幸知二佛香龛,宋史盛传甘露。荒坞。

乡儒设塾,村妪祈男,白头僧住。秋边画谱。

立斜照、郭熙树。

记清时吟望,花宫信梵,曾听伤春杜宇。

到如今、黄叶西陂,破楼夜雨。

形式:

鉴赏

这首诗名为《瑞鹤仙·开元寺》,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赵熙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座古老的山寺,位于城南山巅,仿佛是碧绿山岩中的宝石镶嵌,地理位置独特。寺庙与南浦相接,如同洛阳伊阙和洛川的门户,富有历史底蕴。诗人询问了寺庙的唐代掌故,特别提到了伽蓝记和二佛香龛,以及宋代甘露的传说。

寺庙周围环境荒芜,乡村学者在此设立私塾,老僧居住其中。秋天的景色如画,夕阳下郭熙笔下的树木映照,诗人回忆起在和平时期,曾在寺中欣赏花宫梵音,聆听杜鹃鸟的哀鸣,感叹时光变迁。如今,只剩下了西陂的黄叶和破旧的夜雨中的孤楼,充满了沧桑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开元寺的历史风貌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紫玉箫.阶前五色凤仙,落子重生,秋来第一胜事

仙女思凡,秋娘生子,与谁重化香魂。

年华转转,似小红犹小,依旧腰身。

笑白头客,消受了两世佳人。

三生事,似灵不灵,结下情根。

相思正自无路,偏命续鸾胶,过夏犹春。

秦楼梦好,趁碧天凉月,彩凤归云。

问香奁里,曾记否、俊指留痕。

韦郎醉,亲挽玉箫,各诉前因。

形式:

金缕曲

四壁秋虫叹。似栖栖、衰年才尽,病贫伤晚。

伴我愁心无眠夜,思妇劳人合传。

又凉雨、声声河满。

老去匆匆神州路,甚涛头、尚喷鱼龙战。

风信黑,海无岸。九霄封事三更半。

记归轮、谯楼挂月,御河南转。

晓约酒人城西去,石景戒坛僧饭。

忽落叶、一身天远。

短剑床头苍龙吼,哭荒鸡、小拍秦王犯。

天又曙,数声雁。

形式:

月华清.和休庵中秋见怀韵

丛桂乡心,万松秋色,夜中都到愁眼。

来雁传书,路绕云罗三万。

料相看络角明河,定暗恼知心红线。吟卷。

正巴山夜雨,丝丝点点。不信钧天梦浅。

把大地河山,月宫重换。团扇无情,苦借彦回遮面。

木萧萧、九辩空悲,山淡淡、重阳未远。天晚。

指芦梢鬓白,不成花片。

形式:

宴清都.庞靖侯祠

翠玉封庭藓。山湾抱,古祠来拜英彦。

莹然水镜,南州品士,自来冠冕。人心万古思汉。

惠陵路应穿望眼。

倘大年、长奠三分,降王争到刘禅。

如今石溜延秋,晴天幻雨,人醉花院。

魂兮不沫,云骑白马,宋碑犹见。梁州艳说巾扇。

是丞相通家眷晚。共断崖、灵枣相望,英雄泪满。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