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曲十首(其十)

渌水荡涟漪,江南日暮时。

吴姬木兰棹,越女竹枝词。

恼杀横塘下,纷纷轻薄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日暮时分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波轻漾、木兰舟行、竹枝歌起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略带几分风流的氛围。

首句“渌水荡涟漪”以“渌水”点明了地点——江南的绿水,而“荡涟漪”则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的动态美,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基调。

接着,“江南日暮时”一句,将时间限定在傍晚,此时的江南,光线柔和,色彩丰富,为后续的活动提供了理想的背景。

“吴姬木兰棹,越女竹枝词”两句,分别描绘了两位女子的形象和活动。吴姬乘坐着木兰舟,在水中轻轻划动船桨,动作优雅;越女则在岸边,唱起了竹枝词,歌声悠扬,充满了地方特色。这两句通过对比,不仅展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也暗示了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恼杀横塘下,纷纷轻薄儿”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讽刺。横塘下,可能是指河边或湖边,此处用来形容轻浮浅薄的年轻人聚集的地方。他们对吴姬和越女的行为感到不悦或嫉妒,这种行为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某些人对美好事物的无知或浅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还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收录诗词(4008)

胡应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又六首(其一)

金埒贮骅骝,银妆络马头。

相逢狭斜道,并倚大长秋。

何用知名姓,联翩入画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又六首(其二)

博山银缕细,沈水玉壶香。

后院通韦曲,前除接建章。

名姝三百辈,月底诵灵光。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又六首(其三)

玛瑙妆为砌,珊瑚聚作林。

万钱编马埒,一脔试牛心。

向夕香风动,连车爇水沈。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又六首(其四)

乳燕穿朱屋,流莺啄画檐。

雾消云母帐,风动水晶帘。

遮莫嫦娥下,千花拂彩蟾。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盐]韵